↑11月24日,在山东省枣庄市阴平镇,一名工匠在进行“带线”处理制作毛笔。

山东省枣庄市阴平毛笔起源于东汉,从隋唐、宋元历代传承,早期均为家庭作坊,到1967年建立枣庄毛笔厂,实现规模化生产。一支毛笔的制作从选料到完工,要历经108道工序,当地毛笔制作工匠依然坚持使用传统的手工工具和纯手工加工制作,并将制作毛笔的技艺代代相传。

1996年,时年28岁的刘氏毛笔第九代传人刘慎海担任枣庄毛笔厂厂长,他远赴北京、湖州等地学习先进的制笔工艺,并与家传技艺相融合,完整保留手工制作工序,还融入现代书法家用笔的嗜好,设计创新了300多个毛笔品种,有11项新技术获得国家专利,笔头原材料也由过去单一的狼毫、羊毫扩展到石獾、山马、兼毫等,让制作出的毛笔以尖锐、整齐、丰满圆润、不分叉、不散头、饱墨强等特点占领市场,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以及出口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年生产毛笔400余万支。2016年3月,阴平毛笔制作技艺被山东省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今年10月,刘慎海被山东省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阴平毛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11月24日,在山东省枣庄市阴平镇,一名工匠在进行“起毫”处理制作毛笔。

↑11月24日,在山东省枣庄市阴平镇,一名工匠在进行“上灰”处理制作毛笔。

↑11月24日,在山东省枣庄市阴平镇,一名工匠在用煤油灯火熏烤黄香进行“扎笔头”。

↑11月24日,在山东省枣庄市阴平镇,一名工匠在“焊笔头”。

↑11月25日,在山东省枣庄市阴平镇,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阴平毛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慎海(左二)和工匠在一起交流毛笔制作技艺。

↑11月25日,在山东省枣庄市阴平镇,一名工匠在检验毛笔质量。

↑11月25日,在山东省枣庄市阴平镇山东鲁笔博物馆,一名参观者在观看不同型号的毛笔。

图片来源:CICPHOTO/孙中喆 摄

编辑:张雪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