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帆布袋掛在門口(如圖),裏面的卡片上寫着安仙琴需要購買的生活用品。路過的鄰居唐來娣看到“暗號”後,便照着清單把東西採購回來。隨後敲開老人的門,進去聊了幾句……這樣的溫情之舉每天都在錫城上演,“鄰里守望”對於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的意義不言而喻,成爲不少社區的主打“品牌”。

唐來娣比安仙琴小十來歲,都是水秀新村的居民,然而兩人並不認識,也沒有講過話。“我家住在一樓,有時候會看見她來倒垃圾,有時在社區食堂也能碰見。”唐阿姨說,當社區招募“友鄰包”志願者時,自己第一時間想到了走路一瘸一拐的安阿姨,覺得她很不容易,就跟她結對了。於是,一隻白色的帆布袋,讓兩個不熟悉的鄰居,成了好姊妹。每週都能看見唐阿姨拎着鼓鼓的袋子爬到三樓送到安家,而安阿姨每次走到唐阿姨的家門口,總要停下來聊聊天。

“友鄰包的想法,其實也是從居民的故事中得到的啓發。”河埒街道水秀社區工作人員徐一瑋介紹。水秀新村206號的侯師傅夫婦均是高齡老人,子女不在身邊,鄰居王梅娟主動承擔起幫老人代買日用品的事,持續了五六年。“王阿姨讓我們看到了鄰里互助的可行性和持續性。”她表示,社區通過走訪梳理出230名有這方面需求的高齡老人,同時招募鄰里志願者,由居民自發認領結對對象,幫他們代買日用品和米、油等重物。

同樣的鄰里互助項目在河埒街道稻香社區有着不同的表現形式。該社區現有生活照料需求的老人600人,而老年志願者有100多人。“靠社區工作人員,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其實,最好的志願就在鄰里之間,就在居民之間。”社區工作人員王慕潔介紹,如何發揮100多位志願者就近照顧、熟人陪伴的優勢,使其成爲社區養老模式的有力補充?“以老養老”互助新模式由此誕生。“早看窗簾晚看燈”,及時掌握和發現老人的緊急情況。目前,社區200多位獨居高齡老人,都能得到志願者的日常問候和關心。通過這一項目,“友鄰相親、守望相助”的社區文化得以發揚,居民的凝聚力也在不斷提升。

門對門的居民,卻叫不出對方名字,這樣一個“陌生人社會”,成爲社會治理難題之一。“要做好社區治理,就要重塑熟人社會,只有鄰里間熟悉了、有感情了,才能形成一股合力,社區治理才能真正做得好。”河埒街道民政科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爲人口密集區域,如今許多社區都意識到鄰里守望的重要性,“鄰里互助”正成爲整個街道的主推品牌,以期推動社區治理帶來實質的飛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