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些父母會逼孩子做與年齡不相符的出格表演,讓她們參加商場舉辦的童年版“維密大賽”,讓她們穿着比基尼去當車模。當明星和模特是很多人的夢想,同樣地,讓孩子當童星和童模是很多父母的夢想,因爲能賺錢。

【章娛哥小馬甲(微信號zygxmj)原創內容禁止未經許可的轉載,轉載及合作請留言,或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去年《狗十三》上映,很多人第一次深刻認識到中國家庭教育問題。

電影中的女孩在爸爸的身體暴力和言語勸導下,長大了,懂事了。

她陪着爸爸去酒局,被迫嚥下狗肉還要笑着說謝謝(爸爸說把她心愛的狗狗送去狗肉館);在大街上看到丟失的狗狗後雲淡風輕地離開,然後在街角掩面流淚。甚至在爸爸哭的時候還要去哄爸爸。

可是她也變得在父母面前都沒辦法表現真正的自己了。女孩第一次被這個世界馴服,竟然是拜爸爸之手。

很多孩子,第一次體會到世界的冰冷,也是來自父母。

當明星和模特是很多人的夢想,同樣地,讓孩子當童星和童模是很多父母的夢想,因爲能賺錢。雖然代價是讓很多孩子失去童真和快樂,或者乾脆做自己不願意的事。

《爸爸去哪兒》第四季中,阿拉蕾可愛到犯規,騙人想生女兒。和董力的互動也很有愛,一句“長大了我媽就把我嫁給你啦”恨不得讓所有人都萌上了這對CP。

但是,當在後臺有人問她的時候,她說自己和董爸爸其實沒那麼熟。才3歲半的她,就不得不對着鏡頭演戲。

爲了什麼呢?生計!她曾在節目中直接崩潰大哭,委屈地說自己要給弟弟賺錢。爆紅之後1年至少8個月都要待在片場,甚至還要挑戰“吊威亞”。

袋米之前佩服阿拉蕾的不怯場和高情商,現在只惋惜她成爲父母賺錢的工具,失去了童年。

同樣爲了生計的,還有臺灣童星小小彬。蘑菇頭,小圓臉,操着一口臺灣腔,小小彬是那些年我們追過的臺偶中最可愛的存在。

可是他賺來的錢,要貼補家裏的所有開銷,包括爸爸再婚婚禮的錢,後媽的整容費,後媽生的孩子的奶粉錢…

爸爸逼小小彬演哭戲的絕招,就是告訴他“明天家裏要交貸款了”,百試百靈;小小彬累病了住院了,爸爸堅稱兒子沒有太累,明明過年還休息了…4天。

之前《透明人》有一期採訪《小戲骨 · 紅樓夢》中林黛玉的扮演者周漾玥。小漾玥2歲半學習表演,6歲登臺央視,在鏡頭下的表現得體機智,堪稱完美。她擁有了超過這個年齡所能擁有的近乎一切。

可是在看完這個採訪之後袋米卻羨慕不起來。演完《紅樓夢》後她哭了一個月,然後告訴大人自己學會了感恩。採訪中她過於成熟,過於專業,回答問題給人感覺很程序化。這個年紀的孩子不應該這樣“完美”,我很怕她在生活中已經完全變成鏡頭下的樣子。

之前袋米還可惜“限娃令”一出就不容易看到這些可愛的孩子了,但是現在真的要爲廣電總局的這一規定拍手叫好。

童星效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遏制,可是童模在中國已經形成了一種龐大的產業。

“996”從童模抓起。他們每天拍上百套衣服,夏天穿着冬裝拍照,冬天則穿着薄薄的夏裝。

小男孩葉祖銘透露,自己年收入高一點的話能有八十多萬,低一點也有五六十萬,言語裏滿是驕傲。

今年9歲的谷歌已經工作6年,有時一天就可以賺3萬多塊。可是她的臉上堆滿了疲憊和假笑。

他的油膩和她的濃妝豔抹都不應屬於這個年紀。

更可怕的是,鉅額的收入已經讓這些家長失心瘋。

有些父母會逼孩子做與年齡不相符的出格表演,讓她們參加商場舉辦的童年版“維密大賽”,讓她們穿着比基尼去當車模。

在童模業有個慣例:一米三生意減半,一米六直接pass。

爲了讓孩子賺錢久一點,他們會讓孩子少喫一點,少睡一點,甚至會採取一些“特殊手段”來抑制生長。

當然,也少不了責罵,甚至動手。

前些天一直在熱點上的妞妞,在拍攝過程中經常受到媽媽的打罵。晚上十點多,妞妞可能困了,也可能冷了(穿着裙子),哭鬧。穿着棉衣的媽媽用衣架打她,威脅她繼續拍攝。

妞妞沒有及時打招呼,媽媽快速揚起巴掌恐嚇。

大概是這樣的行爲太多次了,纔有了視頻中小女孩什麼也沒有做,媽媽熟練的飛腿,和妞妞被踹的習以爲常。

看到這一幕,袋米想到去年深圳寶安區的虐童事件。

規規矩矩坐着寫作業的女孩,被媽媽掐住脖子,用力推倒在地。

女孩安靜地爬起來,顫顫巍巍坐回凳子上,繼續寫作業,媽媽抓起角落的掃帚,對着她一頓猛抽。

抓住頭髮扯拽女孩。

用力推女孩,把女孩砸到地上。

爸爸也對女孩狂扇耳光,拿着掃帚狠狠打女孩的屁股。

而這一切,都是因爲夫妻倆關係不和。男子是出軌渣男,愛賭,女子對渣男隱忍卻把氣都撒在女兒身上,夫妻倆都把女兒當成出氣筒。

孩子本來以爲這個世界是美好的,萬萬沒想到從父母這裏體會到世界的惡意。

更讓人痛心的是小女孩一次次被推倒,又一次次踉踉蹌蹌地爬起來,不哭不鬧,默默忍受。她知道哭鬧沒有用,甚至想如果自己不哭是不是就會少挨一點打。

“我乖一點,爸爸媽媽就不會打我了吧。

“我不哭,爸爸媽媽就會覺得我懂事不打我了吧。

可是,沒有用的。借用《小偷家族》裏面的一句話:“他們打你,不是因爲玲玲不乖。他們說喜歡你纔打你,那是騙你的。喜歡你的話,會像我這樣抱着你的。”

更讓人細思極恐的是,這些事件公開了之後會產生什麼後果。可能他們都像妞妞媽媽一樣發一個公關般的聲明,但誰能保證之後不會繼續,甚至變本加厲?

把孩子當成賺錢的奴隸和發泄的工具…如果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都能這樣喪心病狂,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埋怨世上的惡?

成爲奴隸主不需要入學考試,但成爲父母需要。如果沒有準備好當父母,請不要把孩子生下來。

-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