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亞迪相關人士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新型電池體積比能量密度能提升50%左右,成本估計能下降20%-30%。2018年國補標準規定純電動乘用車續航里程大於300公里的國補標準提高13%以上,低於的則下降22%以上,並提高了大於160Wh/kg電池能量密度的補貼係數。

(原標題:政策改善疊加新品量產催生漲停比亞迪:“刀片電池”好用又便宜)

證券時報記者 孫亞華

1月13日,新能源汽車板塊走強,比亞迪強勢漲停。盤後龍虎榜數據顯示,機構、深股通資金以買入爲主。消息面上,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新能源汽車補貼不會再繼續退坡。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透露,比亞迪近期開發的“刀片電池”將首次量產,並應用在新車型比亞迪“漢”。

比亞迪相關人士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新型電池體積比能量密度能提升50%左右,成本估計能下降20%-30%。”對於新車型是否是爲了應對特斯拉Model 3的降價,對方稱:“我們產品和特斯拉產品定位不同,存在差異化競爭,所以對我們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

“刀片電池”助成本下降

1月13日龍虎榜的數據顯示,前五大營業部共買入比亞迪5.57億元,賣出4.58億元,淨買入9835.84萬元。機構、深股通資金以買入爲主。

比亞迪股價的暴漲,與最近兩則消息密切相關。從行業消息來看,1月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表示,今年7月1日以後,新能源汽車補貼不會再繼續退坡。從公司層面看,同樣是在這個論壇上,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透露,比亞迪近期開發的“刀片電池”將於2020年3月首次量產。該刀片電池“體積比能量密度”比傳統鐵電池提升了50%,比亞迪“漢”將搭載這款電池,“漢”將於2020年6月上市,續航600公里。

比亞迪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由於電池較傳統方形電池更加呈現“扁平”和“長條”形狀,故稱爲“刀片電池”。“我們的新型電池體積比能量密度能提升50%左右,成本估計能下降20%-30%。”

中信證券的研報顯示,“刀片電池”在體積能量密度和散熱性能上表現良好,通過公司專利看,“刀片電池”技術PACK體積能量密度超過330Wh/L,較原有電池系統可提升30%以上。

近年來,我國純電動乘用車的國補標準逐年下降,2019年純電動乘用車的國補標準更是在2018年的基礎上下降了47%以上。招商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汪劉勝、李懿洋分析稱,比亞迪2019年下半年業績大幅下滑主要因補貼退坡,實質爲短期成本降幅難以抵消補貼下降,車型終端漲價導致銷量下滑,同時To B端業務因策略調整下半年大幅下滑。

對此,上述比亞迪相關人士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公司主要通過集成化、技術迭代等方式對沖補貼退坡帶來的影響,如e平臺的廣泛應用。未來我們還會推出DM4.0技術,進一步降低新能源汽車整車成本。”

隨着“刀片電池”研發的推進,有望大幅降低比亞迪電池系統的成本。中信證券測算,假設2020年公司動力電池出貨15GWh,以“刀片電池”替換比例做情景假設,假設替換比例分別爲100%/50%/25%/0%,經過測算,“刀片電池”替換將給比亞迪節省25.5/12.8/6.4/0億成本。預計2020年後“刀片電池”技術將帶動鐵鋰電池需求回暖。

新能源政策有望改善

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首次下滑,這是我國2009年開始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以來的首次銷量下跌。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4.2萬和120.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3%和4.0%。

根據2015年財政部作出的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規劃,2017-2018年補貼標準在2016年的基礎上下調20%,2019-2020年再下降40%,2020年之後完全退出。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2017年國補標準較2016年下降20%;2018年國補標準規定純電動乘用車續航里程大於300公里的國補標準提高13%以上,低於的則下降22%以上,並提高了大於160Wh/kg電池能量密度的補貼係數。2019年純電動乘用車的國補標準更是在2018年的基礎上下降了47%以上。並且,2017-2019年持續提高最低國補的續航里程門檻。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按照市場情況、技術發展和未來規劃等具體情況作出相應的改變。

此次在電動汽車百人會上,政府和協會領導對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提出相關的建議。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建議“2020年底前,穩定現有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不再對補貼產品的技術指標做新的調整,讓企業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補貼退出後的產品規劃與研發工作”。

新時代證券分析師開文明表示,綜合多方的表述,2020年新能源汽車政策預期向好的概率增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