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一生中的努力,歸結開來,不過兩個方向:一種是外化的——渴望別人認可,希望別人的生活不能沒有自己,最終淪爲慾望的工具。那些“老天爺賞飯喫”的藝人有一個共同點,回顧他們的星路歷程,不難發現:他們沒有夢想,只有理想。

文| 從悰

高曉松說:“一個演員的成功可以分爲兩種,一種是祖師爺賞飯喫,另一種是老天爺賞飯喫。”

所謂祖師爺賞飯喫,是指演員靠着自己努力,一步一步從龍套變成大腕。

而老天爺賞飯喫的藝人,有的是天資過人,有的是遇到伯樂,或者好的機會,通常一夜成名,平步青雲。

受命運眷顧的人,總是令人羨慕。人們普遍認爲,那樣的人生,輕而易舉,那樣的機遇,可遇而不可求。

用命運解釋一切,是失敗者最常用的託辭。既然“無心插柳,卻大紅大紫”是娛樂圈的普遍現象,那麼背後一定有一個普遍的原因。

那些“老天爺賞飯喫”的藝人有一個共同點,回顧他們的星路歷程,不難發現:他們沒有夢想,只有理想。

馬薇薇說:“什麼是理想?實現理想的路上,會讓你做很多你不想做的事。當你找到那個最根本的動機時,你就找到了理想。理想不是憑空而來的,憑空而來的是夢想。”

如今,層出不窮的選秀節目,之所以很難捧紅一個藝人,是因爲那些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一上臺,就被逼着談夢想。

夢想是化了妝的慾望。那些年輕人爲自己畫的大餅,充滿了物質、名利的味道。

對於那些本無心成名的藝人而言,“演藝事業”不過是一個工具,讓他們可以藉着自我約束、自我塑造,他們的根本動機是雕刻出一個更好的自己。

別人的目的,是他們的工具。對於這樣的人來說,換了別的工具,也一樣成功。

01 李亞鵬——“我不急,真不急。”

李亞鵬當年穿一身運動服,陪朋友去考中戲,順便參加了初試。沒有任何才藝準備的他,當場激怒考官。趕緊唱了首歌救場,結果唱到一半,還忘了詞。幸運的是,他順利通過考試,進入中戲。

他跟徐靜蕾出演了大陸第一部青春偶像劇《將愛情進行到底》,一炮而紅。之後,他主演的戲一部比一部火,迅速晉升爲一線小生。

女兒李嫣出生後,李亞鵬花大量的精力培養她。李嫣患有天生脣齶裂,李亞鵬曾想把她藏在美國,保護她一輩子。李嫣漸漸長大,他才發現女兒不是溫室裏的花朵,決定尊重她的個性,帶她出席各種公益活動。現在,李嫣比爸爸還出名,無論氣場還是愛心,都廣受好評。

曾經,李亞鵬是好演員的代名詞,如今,他是個成功的父親、成功的企業家。接受採訪時,他這樣解釋自己的投資理念:“很多項目,我們不希望它馬上賺錢,如果你要讓它快速賺錢,將來扳都扳不回來。”

爲了一步登天,人們削尖了腦袋。卻不知命運眷顧那些不爭不搶,心中有譜的人。

02 鄧超——屏幕上硬漢,生活中瓊瑤

鄧超小時候是個問題少年,喜歡行俠仗義、打抱不平,爲此換了好幾所學校。

他也是陪朋友考試,沒料想自己考上了中戲。從此浪子回頭,開啓學霸模式,每天刻苦練習臺詞發音,同學們都叫他“戲瘋子”。

今年夏天,他導演的《銀河補習班》票房不俗,讓他繼吳京、沈騰、黃渤之後,成爲第四位“百億票房俱樂部”的華裔演員。

演藝事業如此成功,很多人都會乘勝追擊,他卻願意爲了家人,時常停下來。孫儷懷孕的時候,他停工一年,專心陪伴。

孫儷上節目爆料說,鄧超其實最適合演瓊瑤劇,因爲他實在太愛哭了。跟兒子視頻時要哭,小花妹妹第一次叫爸爸也要哭。無論熒幕上塑造了多少硬漢形象,導演一喊卡,他就變回二十四孝老公,多愁善感的父親。

家人是他的軟肋,也是他的鎧甲。在他們面前,他無事不哭,又無所不能。

最大的成功,不在於塑造了多少英雄形象,而在於脫了戲服,是否同樣受人尊敬。

03湯唯——不跟風,便成風

當年,19歲的湯唯陪着同學去文化公司面試,面試官對同學的形象不是很滿意,卻一眼看中湯唯的獨特氣質。她在《色戒》中飾演王佳芝一角,迅速獲得大量關注。

成名的同時,她也遭遇封殺。她拿着拍戲賺的140萬,踏上了異國求學之路。最慘的時候,交不起學費,只能穿着紙做的衣服在街頭表演時裝秀。

三年磨一劍,她再次出現在大衆視野,演技更加純熟,一口流利的英文更是驚豔。

對於演戲,她從不將就,選片眼光精準,被譽爲“文藝片女神”。

她的獨特氣質,成就了很多角色;這些角色反過來,也成就了湯唯。

成功不是做加法,不是各種頭銜的疊加。成功是做減法,撥開一切繁蕪叢雜的誘惑,看清自己的本質,然後用盡所有力氣,把自己雕刻成本來的模樣。

04 梁朝偉——不喜歡演戲的影帝

梁朝偉當年陪多年的好友報考無線藝人培訓班,結果俗套——心心念唸的朋友落榜,無心插柳的他卻考上了。

很多演員只適合演一類角色,他卻能把不同類型的角色駕馭得爐火純青。文藝片中憂鬱,喜劇片中搞笑,樣樣在行,樣樣經典。

戛納影帝,三屆金馬獎影帝,四屆金像獎影帝,華語影星中,無人能及。

人們以爲,他是天才,爲戲而生。

一次跟舒淇合作拍打戲,他私下跟舒淇抱怨“真不想打......”舒淇暗下里擔心。誰知一開機,鏡頭裏動起拳腳來,打得還是十分賣力,十分到位。

“跟他合作,是一件很舒服的事。”舒淇這麼評價他。這也是觀衆看他電影感受,不疾不徐,不溫不火,不用力過猛,卻讓人覺得他就是角色本身。

他並不享受在武打片裏鬥狠、在文藝片裏賣慘、在搞笑片中耍寶,但是一招一式做到妥帖,一字一句恰到好處,才能打磨出一個讓人舒服的梁朝偉。

他享受做自己。

很多人,費盡力氣,想成爲別人,最終變得面目全非。很多人,費盡力氣,不想成爲什麼人,他們成了獨一無二的自己。

05

當年,梁朝偉那個落榜的好友,正是周星馳。

周星馳日後也憑藉自己的努力,開闢了屬於自己的天地,然而,當年屢屢受挫的經驗,以及多年跑龍套的經歷,似乎根植在他日後每一部作品中。

人們看周星馳的作品,常常開懷大笑,笑過之後,卻很難覺得舒服。那種用力過猛的搞笑、誇張,是對曾經挫折的狠狠報復。

近年來,星爺導演的作平,反響平平。偶爾出現在鏡頭前,頭髮花白,一副落寞神情。當年的專業龍套,終於俊採星馳,卻始終不能跟自己的慾望和解。

周國平說:“一樣東西,如果你太想要,就會把它看得很大,甚至大到成了整個世界,佔據了你的全部心思。我的勸告是,最後無論你是否如願以償,都要及時從中跳出來,如實地看清它在整個世界中的真實位置,亦即它在無限時空中的微不足道。這樣,你得到了,不會忘乎所以,沒有得到,也不會痛不欲生。”

人一生中的努力,歸結開來,不過兩個方向:一種是外化的——渴望別人認可,希望別人的生活不能沒有自己,最終淪爲慾望的工具;另一種是內化——看清自己的本質,知道自己的生活中什麼最重要,其它一切,都是達到這個目的的工具。

向外求的人,終將迷失;向內求的人,一路開掛。

作者簡介:從悰,用文字點亮一盞燈。

參考資料:

馬薇薇,《二十歲不要想象三十歲的生活》,新青年,2018-01-22

周國平,《論超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