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齊白石、張大千誰纔是近代畫壇第一人?聽聽畢加索怎麼說

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碭山,生於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早年曾爲木工,後以賣畫爲生,五十七歲後定居北京。1955年度獲世界和平理事會頒發的國際和平獎,1963年誕辰100週年之際被公推爲“世界文化名人”。一生作畫不輟,留下大量詩、書、畫、印作品。歷任北京國立藝專教授、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北京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

張大千,原名正權,後改名爰,字季爰,號大千,齋名大風堂。四川內江人,祖籍廣東省番禺,中國潑墨畫家,書法家。20 世紀50年代,張大千遊歷世界,獲得巨大的國際聲譽,被西方藝壇贊爲“東方之筆”。被徐悲鴻譽爲:500年來第一人!

據記載,畢加索臨摹齊白石畫作長達十餘年。1956年,中國畫家張大千曾去拜訪過畢加索。在此前,中國畫家張仃贈送了畢加索一套《齊白石畫冊》,畢加索從此對中國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一直在臨摹齊白石的畫。當張大千來訪時,畢加索就捧出全都是模仿齊白石的筆觸和畫風所作的毛筆水墨畫,請張大千指正,併發出由衷感慨 “齊白石真是你們東方了不起的一位畫家”!

畢加索用墨汁在紙上模仿的鳥、魚、昆蟲,以及線條的確和中國畫家齊白石的作品很像。張大千在肯定畢加索使用毛筆嫺熟的同時還稍加指點。中國的毛筆書寫技術和西方很不相同,中國的藝術家可以用五種色度的黑墨水創作自己的畫(濃、淡、幹、溼、焦)。張大千建議畢加索要先認清五種色度的黑墨水。

由此,畢加索高呼:“我不明白爲什麼你們中國畫家要奔往巴黎,難道是爲了藝術?在這個世界上如果有一個國家懂得藝術二字的含義,那就是中國。......中國畫真的太棒了!齊白石畫魚的時候沒有用顏色,即使沒有用水我們也能看見河流。幾乎什麼也沒有,然而,所有的都有。”

1956年57歲的張大千應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館長喬治薩勒的邀請,偕夫人徐雯波來到巴黎舉辦兩個畫展,一個是設在羅浮宮的張大千近作展,一個是在東方博物館舉辦的敦煌壁畫臨摹展。喬治薩勒館長還在羅浮宮精心安排了「馬蒂斯選作展」,讓東西方藝術的傑出代表在巴黎來一次正面「交鋒」。結果,張大千兩個畫展都極爲成功,當時法國著名評論家與媒體皆認爲:「張大千的畫法變化多端,造型技術精湛,顏色時時革新,其畫與西方畫風對照,惟有畢加索堪與張大千比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