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海關總署1月13日公佈,截至2019年底,我國進出口通關時間整體壓縮過半,提前兩年完成國務院提出的通關時間比2017年壓縮一半的目標任務。

2019年我國海關整體通關時間壓縮過半 跨境貿易便利度排名連續提升

海關總署今天公佈:2019年12月,全國進口整體通關時間36.7小時,較2017年壓縮62.3%;出口整體通關時間2.6小時,較2017年壓縮78.6%。

據瞭解,2018年,國務院出臺《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工作方案》,計劃到2021年底,整體通關時間比2017年壓縮一半,而我國口岸部門通過一系列通關改革,迅速壓縮口岸整體通關時間。

在優流程方面,進出口企業申報項目全面簡化,申報數據由原來的229項精簡到105項。進出口監管證件在去年精簡到46種的基礎上,2019年又取消兩個監管證件的口岸覈驗。目前除4種因安全保密需要外,其餘40種全部實現網上申報、網上辦理,在口岸驗覈環節實現聯網覈查、自動比對。

在通關費用方面,海關會同各相關部門,共同規範口岸收費行爲,推進降低通關成本。港口經營服務性收費項目由15項壓減至11項;貨物港務費、港口設施保安費、引航費、航行國內航線船舶拖輪費的費率標準均有明顯下調,每年可爲企業節約成本約18億元。

2019年我國海關整體通關時間壓縮過半 跨境貿易便利度排名連續提升

根據世界銀行發佈《營商環境報告》,我國跨境貿易便利度連續兩年取得顯著進步,排名提高到全球第56位,超過日本。我國跨境貿易出口合規總成本從2017年的568.7美元降至330美元,兩年下降42%;進口合規總成本從2017年的915.9美元降至318美元,兩年下降65.3%。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