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电影《兵临城下——决战壁垒》

前些年有一本兵临城下的俄罗斯电影挺有名,于是品牌效应就出来了。腾迅视频上关于苏联抗击德国兵的电影有许多也冠上了“兵临城下”的大标题,但结果是此“兵临城下”非彼“兵临城下”,甚至从中能够嗅到些许内地抗战片的味道。难道就是一脉相承,人家是这类宣传片的鼻祖,神似的套路都是从老毛子那里学来的?

抗击德国法西斯,苏联人为世界人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无论献上怎么溢美之言都不过分。当年苏联人民死伤了两千多万人口,是当时各大国中牺牲最为惨烈的一家。我们抵抗日本鬼子打了八年战,还比他们要少。战后苏联男女比例失衡,成年男子的数量严重少于女子。男人都在残酷的战争中打光了,甚至战争都不是让女人走开了,女兵也直接上了战场。不管现在对于苏联红军是如何评价,一句“好样的”他们还是当得起的。

人家说了,善意的批评是为了以后更好的进步。 电影主题是高尚的,但是情节还是需要吐槽的。

你看过,一伙只有轻武器的步兵,而且唯一算是重武器的反坦克火炮还被人家坦克给秒杀了,结果步兵们硬是发挥不怕死的精神,不仅消灭了人数与自己差不多的坦克伴随步兵,而且还把三辆坦克直接给灭了。真是神奇啊!

血肉之躯竟然可以挡住钢铁洪流,这绝对是YY啊!导演再怎么编理由,也是说服不了观众的。除非是大家都傻掉了,坦克为什么不怕轻步兵,就是它是铁家伙,子弹打不穿,伤害不到他们。这么重的家伙,要火炮有火炮,要机枪有机枪,火力猛不要说。不想浪费子弹还可以直接碾上去把人给压成肉泥。不要说三辆坦克,有一辆坦克,再有伴随一定数量的步兵,哪怕对面的人再有牺牲精神,结局都是注定的。

近现代战争武器已经是正面战场必胜的必要条件,这不是唯武器论,而是千万弱者用命堆出来的深刻教训。

再有,在苏军拼死抵抗的时候,场面很危险,明显抵抗不住。这时一个少校跑进来命令让苏军撤离。现场指挥官是个上尉,他不相信,在检查少校的证件之后,还要搬起少校的靴子来看看靴子下面的钉子是圆的还是方的。圆的就是德国人,方的才是俄国人。真是笑喷了!

当然那名少校就是德国间谍哦!只是难道这人哪里是傻孩子吗?在己方占优的情况下,白白死掉自己一名间谍,就为了几十个人轻步兵撤退。are you KIDDING ME ?这德国指挥官要多弱智才会下达这样的命令啊!

如果德军都是这么愚蠢的话,他们是如何做到横扫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就连苏联人要打败他们,也是在世界各国的支持之下才打赢了这一场的。

电影是一门艺术。编导首先要尊重观众,才能拍出既好看又能够符合一般社会认知的作品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