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届奥斯卡提名名单揭晓,《小丑》11项提名领跑,可喜可贺。

最佳影片:

《极速车王》雨战精彩,文戏偏弱。

《婚姻故事》剧情设置不够合理,对于查理这样一个情商、智商都很高的编导和剧团领袖来说,理解、鼓励妻子追求自己的事业才合乎情理啊。

《爱尔兰人》德尼罗演技在线,但演绎青春壮年的弗兰克,外形上相去甚远。

《爱尔兰人》、《好家伙》都有德尼罗踩人的镜头,后者之凶残、狂暴,令人胆寒,前者就像一个老顽童跑到儿童公园踩气球,怎么看也不像是黑手党的金牌杀手。

整体水平最高的当推《小丑》

影片为那些被精英忽视的失败者、边缘人呐喊,契合伊朗、法国、希腊、玻利维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的情势,以6000万的制作成本全球狂揽10亿美刀,成为影史上极为罕见的现象级艺术片:

《1917》还没看,口碑爆棚:

最佳导演
菲利普斯《小丑》、奉俊昊《寄生虫》最有竞争力。
以技法而言,《小丑》脚踏实地,却又如梦似幻;《寄生虫》在连续反转的过程中裸露真实的人性,令人目不暇接,两部电影的艺术性、思想性、商业性结合得非常完美。
最佳男主角
《婚姻故事》评估员分别观察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情形,其报告直接影响法官对抚养权的判决。
查理很紧张,向评估员演示小魔术时不小心割伤了手臂;怕孩子担心,假装疲倦卧倒在地遮挡伤势,当爸爸,当一个正在离婚的爸爸,从导演变成演员,我太难了:

这个细节十分出彩,亚当·德赖弗演技了得。
德尼罗配得上奥斯卡的奖励,奈何小丑太过耀眼——
由于母亲的愚弄,小丑的情绪反应与现实严重错位,笑比哭还令人难受。
做鬼脸让小孩开心,被无理训斥,长笑当哭:

从尴尬、落魄到街头王子,从强颜欢笑到冷酷无情,前后变化自然而然:

你可以不喜欢小丑,但如果说菲尼克斯演技不好,那你根本就不喜欢电影,不知表演艺术为何物。
最佳女主角
《哈丽特》是好莱坞喜爱的多元化题材,解放黑奴的关键角色不再是白人:

题材好不等于拍得好,影后基本没戏。
查理兹·塞隆于《爆炸新闻》扮演一个与川普势不两立的主持人:

犀利如刀,气得川普晕头转向:

可惜剧本总体薄弱,人物缺乏微妙而复杂的真实感,塞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婚姻故事》斯嘉丽·约翰逊洗尽铅华,向演技派靠拢:

冲突的最高潮,斯嘉丽·约翰逊略微显得有一点迟疑和停顿,面对丈夫歇斯底里的咆哮,她应该给出的反应难道不是惊恐万状?
这个细节处理属于导演的问题,斯嘉丽·约翰逊的总体表现不错。
《朱迪》 掀开好莱坞历史上令人心碎的一页,芮妮·齐薇格很棒:

但影片整体水平令人遗憾,同样是人物传记片,同样是表现好莱坞的丑陋和美国的黑暗面,看看《弗兰西斯》(1982)是何水平:

杰西卡·兰格演绎的弗兰西斯,即便让弗兰西斯自己演自己也不过如此。
最佳改编剧本
《爱尔兰人》对美国政治的理解,对黑帮日常的表现,尤其是对白自然、真实,冷幽默此起彼伏,水平极高。
片尾听说自己的律师死了——人们一般会问怎么死的——弗兰克的第一反应居然是:“谁干的?”

战争或承平岁月,弗兰克的朋友和敌人大多死于枪杀、爆炸,他的字典里根本就没有生老病死的概念,如果谁死了,那么一定是被弄死的。
多么漂亮的豹尾,多么辛酸的幽默!
最佳国际电影
可能是最无悬念的一个大奖。
《寄生虫》左右开弓,一边同情底层的苦难,一边严厉批判底层、乃至整个韩国。

拍下基泽一家的秘密,刚刚还在哭泣、跪求、行贿的前管家瞬间变脸,模仿激情澎湃的播音员,将手机的发送键比作导弹按钮,政治笑话与个人唾沫齐飞,令人绝倒:

儿子突然长大,感恩父母,只因父亲无比心酸的穷人经济学:
你知道什么计划绝对不会失败吗?没有计划,人生永远无法按计划进行。没有计划就不会出错。

底层抗风险能力无限接近于零,计划总是跟不上变化……
惨烈的市场竞争导致韩国电影的一大弊病,一味迎合观众,煽情过猛,缺少必要的节制。

《寄生虫》后半段凌厉转身,对底层、精英、人性、社会一批到底,没有任何妥协,标准的完美风暴。
最佳纪录片

2003年,邹兆龙参演的《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上映:

上映后一直到今天,邹兆龙每年都能收到《黑客帝国》系列的花红,即便他去世,其子女也能继续收到影片的分红,这些分红早已超过他当年的片酬。原因很简单,邹兆龙加入了美国演员工会。
美国工会有着光荣的历史,为捍卫会员的利益可谓锱铢必较、殚精竭虑。
然而,物极必反,工会权力无限膨胀,沦为特殊利益集团,收买议员、得寸进尺、动辄狮子大开口以罢工要挟企业,形成合法的黑恶势力,高达70美元的时薪,退休和失业工人及其家属优厚到不破产天理难容的福利待遇——
全球化时代无法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各大公司不堪重负,惹不起就躲,躲不起就只有倒闭、破产,如火如荼的底特律汽车城楞是被工会整成了鸟不生蛋的鬼城,2013年底特律成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破产城市,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美最不安全的城市”。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最终吃亏的还是工人、企业和国家,典型的三输局面。
美国讲究规则,成功经验可以快速复制;中国强调效率,随机应变。

美国工厂的中国老板,在两种文化的博弈中能否取长补短、扭亏为盈?
奥斯卡是全球备受关注的电影奖,对于很多电影人来说,仅仅获得提名已是莫大的荣誉和票房的真金白银,但是,任何大奖都有遗憾和人为“失误”的可能——
《她比烟花寂寞》(1998) 杜普蕾流星般的辉煌,好得令人失语。

除了姐姐,她得到了一切,满腔怨愤自琴弦喷射而出:

艾米丽·沃森完美地塑造了一位天才、悲剧的音乐家,第71届奥斯卡影后评选,居然败给了现在根本无人提及的平庸之作《莎翁情史》的女主,颁奖现场,艾米丽·沃森非常委屈:

这不仅是对艾米丽·沃森个人不公,也是对《她比烟花寂寞》这部佳作的践踏,太不公平了:两部影片及其女主的表现天差地别,一目了然!
一直百思不解……
任何评奖都难免遗珠之憾,但《她比烟花寂寞》比烟花还要璀璨,艾米丽·沃森(包括演小杜普蕾的那个小妹妹)光芒四射,这种水平的艺术家传记片,这种段位的演出,影史能与之媲美的也就杰西卡·兰格主演的《弗兰西斯 》一部而已,难道评委瞎了眼?
直到爆出好莱坞大亨韦恩斯坦性侵及其为《莎翁情史》奥斯卡获奖砸了500万美元的丑闻才恍然大悟:什么瞎了眼,见钱眼开而已。
她比烟花寂寞,她比窦娥还冤……
所以,如果自己喜欢的电影没有获奖,也不必过分在意,如别林斯基所言:时间是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批评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