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客戶端查看)


“隔輩親”是一個很常見的社會現象,家裏的老人們總是特別疼愛孩子,常常會把他們寵上天。說到隔輩親,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和孫子的感情,但你有見過太爺爺和玄孫之間的感情嗎?

王大爺今年已經105歲高齡了,當他得知自己迎來了第五代玄孫後,心情無比激動。由於老人上了年紀,行動不便,和孩子離得又較遠,所以遲遲沒有和玄孫相見。直到上週末,家人帶孩子來看太爺爺,王大爺這才見到了玄孫。看到玄孫的一瞬間,王大爺像個孩子一樣笑得樂開了花,嘴角上揚,半天都合不攏。小玄孫子也搖晃着小手,樂呵呵地看着太爺爺,這一老一小跨世紀的對視畫面,讓在場的人感動不已。


105歲太爺爺第一次見玄孫,這一老一小跨世紀的對視畫面,太感人


很多網友看後也很感動,表示勾起了自己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回憶。是啊,現實生活中,老一輩總是對小輩更加關愛,很多老人對隔輩孩子的寵愛,簡直是令人羨慕。雖然說“隔輩親”有利於增進老人和孩子的感情,但是如果老人處理不好,掌握不好“度”,也很容易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

105歲太爺爺第一次見玄孫,這一老一小跨世紀的對視畫面,太感人


1、 溺愛孩子,不利於其性格的形成

希望各位老人一定要分清楚“愛”和“溺愛”的區別。“愛”是一種正常的情感,但是如果這種情感過於強烈、無原則,就會變成“溺愛”。生活中,很多老人一味地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想要什麼,就答應給他們什麼,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是溺愛孩子,到最後會害了他們。長時間處於“溺愛”環境裏的孩子,很容易變得囂張跋扈、蠻不講理,不利於孩子性格的塑造,甚至會扭曲其價值觀。


105歲太爺爺第一次見玄孫,這一老一小跨世紀的對視畫面,太感人


2、 觀念落後,教育孩子不到位

老一代人的生活環境和時代背景與現在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差別,他們接受的教育理念比較落後,因此在教育孩子方面是有所欠缺的。很多老人採用的教育方法不適合現代社會的發展。一部分思想陳舊的老人認爲女孩子是不需要上學的,覺得上學這件事對男孩子來說纔有用處,這種錯誤的教育觀念會傷害到孩子。還有一些老人覺得孩子的學習不用專門去管理,這同樣也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因爲孩子年齡還小,他們的自我約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很差,需要大人們監督才能更好的成長。因此,老人們儘量不要盲目地採用放養的方法教育孩子。


105歲太爺爺第一次見玄孫,這一老一小跨世紀的對視畫面,太感人


“隔輩親”需要掌握住一個合適的“度”,不然很容易走向不好的極端,這樣就違背了我們的初心。所以,建議各位老人在照看孩子的時候,要注意上面提到的兩點問題,儘量改變思想,避免溺愛孩子,這樣才能讓他們更好的成長。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