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观音的一时隐忍,不说出真假悟空,既说服了唐僧,又给足了如来面子,还为悟空争取到了正果“汝亦坐莲台”。观音不说出真假悟空的三个原因是紧扣在一起的,若观音不给如来面子,也就不能为悟空争取到正果,也劝说不了悟空再回去保护唐僧。

文/宝爸说故事

谁说分辨真假悟空难?别说观音菩萨可以,就连唐僧也行。网上流传一个办法:把真假悟空两人分开,真假念两遍紧箍咒;谁真谁假?一念便知。

况且,观音并不需要念紧箍咒,一眼就能看出真假悟空。并非宝爸胡说,原文中有证据证明。悟空因被唐僧含冤赶走,逐向观音诉苦并要求褪去顶上紧箍圈。观音坦言:“如来秘授予咒语三篇,却没什么《松箍儿咒》。”悟空无耐正要离开,而此时观音“端坐莲台,运心三界,慧眼遥观,遍周宇宙。”已经知道六耳猕猴要棒打唐僧,让悟空在此等候。

因此说,观音菩萨本可以分辨出真假悟空。但是她为何不说?

说服唐僧

唐僧奉旨西天取经,一心要秉善为僧,决不轻伤性命;所以他看不惯嫉恶如仇的孙悟空。当悟空接连杀生,唐僧十分痛恨,认为悟空全无一点慈悲好善之心,不知连累了他的许多功德。于是任凭悟空苦苦哀求,唐僧依然坚决赶走悟空。此时在唐僧眼中,悟空就是一个“灾星”。

然而,观音自知没有孙悟空的唐僧无法到达灵山取回真经;因此她虽可分辨出真假悟空,但却不说出来。观音的目的就是给唐僧点“困难”,借此说服他再收留悟空。如饥渴难耐、六耳猕猴棒打等,都是给唐僧的教训;而且当两个真假悟空同时出现在唐僧面前时,唐僧便知自己错怪了悟空,这可比千言万语更有说服力。

给如来面子

如来把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后,迫不及待地在西天众仙面前侃侃而谈,说自己如何把天庭众神难敌的悟空打败。由此,我们可看出佛祖还是十分好面子的。

观音菩萨当然也知道如来的性格,因此当如来问:“观音尊者,你看那两个行者,谁是真假?”菩萨道:“前日在弟子荒境,委不能辨。他又至天宫地府,亦俱难认,特来拜告如来,千万与他辨明辨明。”

观音自损一番,给足了如来面子。接着如来便娓娓道来,说假悟空即是四猴混世之一的六耳猕猴。足见观音情商极高!

为孙悟空争取正果

观音菩萨在招聘孙悟空入取经团时,只承诺他“入我佛门,恢复自由身”;但悟空需得正果,还要自己修行。

如果不出意外,观音不需花费多少成本,悟空就会保唐僧西天取经。但是此时唐僧再三赶走悟空,已经负了他的心。要想让悟空再死心塌地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观音必须给他“加工资”,即是为孙悟空争取正果。

而悟空的“正果佛位”只有如来佛祖才能给得了,所以观音故意不说出真假悟空,就是让他们俩闹到西天雷音寺,好让如来裁决。

如来一番演说之后,分辨出了真假悟空;但是悟空依然执意要褪去紧箍圈。因此,如来不得不承诺:“你休乱想,切莫放刁。我教观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护他去,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

观音的一时隐忍,不说出真假悟空,既说服了唐僧,又给足了如来面子,还为悟空争取到了正果“汝亦坐莲台”。观音不说出真假悟空的三个原因是紧扣在一起的,若观音不给如来面子,也就不能为悟空争取到正果,也劝说不了悟空再回去保护唐僧。因此网友称赞:观音不但是一个大慈大悲的菩萨,更是十分睿智,且情商很高的菩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