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艺术市场通讯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世界上第一个艺术品指数—— 泰晤士-苏富比指数。她在文章中批评说:“我诚心推荐那些想要收集钱,而不是收藏艺术品的人买这本书(泰晤士-苏富比在1971年出版了一本与指数相关的投资书)。

也许你从来没有听说过泰晤士-苏富比指数(Times-Sotheby's Index)。这是上世纪60-70年代刊登在时代周刊上的艺术品指数,它第一次将艺术品市场价值像股票一样,以曲线图表的形式向人们呈现。虽然这个指数坚持了5年后以失败告终。但它似乎给艺术投资带来了一个新思路,从现在公众比较认可的梅摩指数,到国内的雅昌指数,越来越多人开始尝试用指数的方式衡量艺术品的价值和预测其未来表现。今天,艺术市场通讯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世界上第一个艺术品指数—— 泰晤士-苏富比指数。

二战后,艺术市场在欧洲非常繁荣。印象派的画作价格在当时的飙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当时艺术品收藏和交易很大程度上还是以洛克菲勒,罗斯柴尔德等收藏家族为主的小范围活动。刚刚上任没有几年的苏富比主席皮特·威尔森(Peter Wilson)野心勃勃。他希望更多银行界和金融界的人能够加入到艺术品投资交易中,以此获取更大的利润。为此,威尔森找到了伦敦的泰晤士报合作,出一份艺术品投资指数,以此来吸引更多商界人士。

▲苏富比主席皮特·威尔森(Peter Wilson)

1967年,第一个泰晤士-苏富比指数被印在了泰晤士报上。指数包括了印象派画作,英国银器,中国瓷杂等项目。其中印象派主的部分要分析了六位具有代表性的印象派艺术家:从印象派的典型代表雷诺阿和莫奈、到“稍低一等”的方丹-拉图尔、布丹、西斯莱法、和毕沙罗。艺术家的折线图反映了他们从1950到1967年之间的销售状况:“上涨1100%”,“上涨780%”,“上涨1150”……

这个图表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告诉人们:艺术品是热门投资商品,并且它可以像道格斯指数一样被计算。而在之后的几期报纸中,指数报道的标题更是给出了“艺术品是最安全的投资”,“艺术品绝对可以变现,而且他们的价值在国际市场中也不会贬值”等。

▲ 1967年第一期泰晤士-苏富比指数报告在泰晤士报刊登

然而,泰晤士-苏富比指数在报纸上一经放出,就立刻引来了社会的热烈讨论。许多人都认为艺术品不能商品一样被衡量。当时非常多人甚至写信给泰晤士报,表达愤怒之情。其中一封信中写道:“泰晤士-苏富比指数可以算是商品化的极致了。总有一天,你们这些‘邪恶’的艺术记者一定会遭报应的。”而另一封信中说:“也许对于你们来说,拉斐尔的名画不算名画,膨胀对冲指数的图表才是。为你们感到羞耻。”

泰晤士-苏富比指数相当程度上激起了民愤,但事实上将艺术品作为投资并非什么新鲜事。在文学家埃米尔·左拉《大师》一书中,就有对19世纪的艺术买卖的描写。其中一位叫诺德(Naudet)的艺术品经销商就是将艺术品作为投资的典型。当其他艺术品经销商还以30法郎、40法郎的价格买卖,Naudet则以千元买进,再针对那些不懂艺术收藏的有钱人,用和股票交易类似的方式,以更高价卖出。

▲ 文学家埃米尔·左拉《大师》一书中,艺术品经销商Naudet就是将艺术品作为投资的典型。

而在1961年,艺术品藏家查理·拉什(Richard H. Rush)更是出版了一本名叫《艺术投资》的艺术收藏入门指南。在这个指南中,拉什运用了很多图表来解释各个不同流派的画作市场价值的变化。这和我们现在看到的artnet和artprice所出的艺术市场报告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其中,有一个表格更是将股票和艺术品价格放在一起比较,以此显示两者实质是相同的。

▲艺术品藏家查理·拉什的《艺术投资》将艺术品和股票做类比

虽然这个《艺术投资》将很多投资方面的理论套用于艺术品,但这本书实质上主要还是表达作者对于艺术品的热爱。在书中,作者指出,真正好的艺术品不应该被放到市场上流转,而是应该放在家中欣赏。

不同于拉什的《艺术投资》,泰晤士-苏富比指数则是更纯粹的商业行为。在1971年11月,纽约时报的艺术记者格蕾丝·格鲁克(Grace Glueck)在她的评论文章中指出泰晤士-苏富比指数只是苏富比的一个巨型广告。她在文章中批评说:“我诚心推荐那些想要收集钱,而不是收藏艺术品的人买这本书(泰晤士-苏富比在1971年出版了一本与指数相关的投资书)。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够付得起20美金来买这个苏富比的广告。”克鲁特甚至讽刺未来的艺术课不应该放在艺术学院而是商学院。

此外,克鲁特还指出了许多泰晤士-苏富比指数的不合理之处。她认为这个指数在计算艺术品价值时,将它过度简单化了。此外,格鲁特还发现,这个指数并没有将流拍的艺术品算入指数中。在当时,很多拍卖师会作假将拍卖价格提高到最低拍卖价,因此很多流拍作品并不被人知晓。而拍卖行也无意向世人公布。这也导致泰晤士-苏富比指数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准确。很多时候,指数要比实际市场表现乐观的多。

▲ 皮特·威尔森作为拍卖师主持苏富比拍卖

其实,在泰晤士-苏富比指数真正问世之前,这个项目的参与人员都对此项目感到怀疑。泰晤士报负责泰晤士-苏富比指数的编辑杰拉尔丁·诺曼(Geraldine Norman)就表示她在接受这个项目时,就心存疑虑。她自己也觉得将艺术品用价格和指数来衡量是很不靠谱的一件事。而当时苏富比古典大师部门的总监卡门·葛伦傲(Carmen Gronau)也表示反对。

但最后,在威尔森的劝说和引导下,苏富比的专家和泰晤士报的记者最终集结在一起开始“研发”艺术品指数。

然而项目一开始就遇到了问题。不同于黄金、股票,艺术品具有唯一性。每一件作品都是特别的,没有统一的标准能够比较。特别美学上的评判,更是极度主观的。此外,每一幅作品的保存状况,尺寸等其他因素都会影响艺术品的价值。

诺曼一开始就发现,想要分析每一位艺术家的价格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在泰晤士-苏富比指数的第一次发布中,只选取了六位印象派的艺术家做分析。诺曼和苏富比的专家一起,他们将六位艺术家“差不多品质”的画放在一起比较,并且分析他们的拍卖价格记录,得出各个画家的平均市场水平。

▲ 杰拉尔丁·诺曼和丈夫1969年在梵蒂冈博物馆

但事实上,这种分析方式并不合理,再加上拍卖行拍卖时一些不透明的操作,导致整个指数只能大致看出艺术家和艺术品在市场上的表现,而并不能做完全准确分析。

由于看不惯艺术市场操作的不透明性,诺曼决定揭露这一切。在1970年6月的泰晤士报上她发表了“伦敦拍卖行的秘密”的文章。文章中揭露了拍卖行不向公众公布流拍拍品的事实。而这也间接导致了之后整个泰晤士-苏富比指数的失败。泰晤士-苏富比指数在1971年刊登完最后一期后就彻底停止了。

虽然泰晤士-苏富比指数不复存在,人们对于艺术品指数化的追求似乎比以前更为强烈,更为专业化。1988年,美国纽约大学金融学副教授梅建平和他的同事迈克尔·摩西,共同创立了梅摩艺术品指数(简称梅摩指数)。梅建平教授以经济学模型为基础,将300年来世界著名拍卖行的艺术品拍卖数据,建立了数学模型,来分析艺术品市场走势。而这一个指数也在2016年再一次被苏富比所收购。此外,artprice、雅昌等一众机构都已建立起自己的艺术品指数。

虽然,依靠着强大的数学模型,艺术品指数也许真的能够预测艺术市场。但是就如艺术品藏家查理·拉什《艺术投资》中最后强调:艺术的标价在艺术品面前并不值钱,艺术品真正的价值是它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艺术市场通讯》,版权归Arts & Collections Co. 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转载合作请联系编辑(微信:ccy-13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