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藝術市場通訊就爲大家介紹一下世界上第一個藝術品指數—— 泰晤士-蘇富比指數。她在文章中批評說:“我誠心推薦那些想要收集錢,而不是收藏藝術品的人買這本書(泰晤士-蘇富比在1971年出版了一本與指數相關的投資書)。

也許你從來沒有聽說過泰晤士-蘇富比指數(Times-Sotheby's Index)。這是上世紀60-70年代刊登在時代週刊上的藝術品指數,它第一次將藝術品市場價值像股票一樣,以曲線圖表的形式向人們呈現。雖然這個指數堅持了5年後以失敗告終。但它似乎給藝術投資帶來了一個新思路,從現在公衆比較認可的梅摩指數,到國內的雅昌指數,越來越多人開始嘗試用指數的方式衡量藝術品的價值和預測其未來表現。今天,藝術市場通訊就爲大家介紹一下世界上第一個藝術品指數—— 泰晤士-蘇富比指數。

二戰後,藝術市場在歐洲非常繁榮。印象派的畫作價格在當時的飆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但是,當時藝術品收藏和交易很大程度上還是以洛克菲勒,羅斯柴爾德等收藏家族爲主的小範圍活動。剛剛上任沒有幾年的蘇富比主席皮特·威爾森(Peter Wilson)野心勃勃。他希望更多銀行界和金融界的人能夠加入到藝術品投資交易中,以此獲取更大的利潤。爲此,威爾森找到了倫敦的泰晤士報合作,出一份藝術品投資指數,以此來吸引更多商界人士。

▲蘇富比主席皮特·威爾森(Peter Wilson)

1967年,第一個泰晤士-蘇富比指數被印在了泰晤士報上。指數包括了印象派畫作,英國銀器,中國瓷雜等項目。其中印象派主的部分要分析了六位具有代表性的印象派藝術家:從印象派的典型代表雷諾阿和莫奈、到“稍低一等”的方丹-拉圖爾、布丹、西斯萊法、和畢沙羅。藝術家的折線圖反映了他們從1950到1967年之間的銷售狀況:“上漲1100%”,“上漲780%”,“上漲1150”……

這個圖表的意圖非常明顯,就是要告訴人們:藝術品是熱門投資商品,並且它可以像道格斯指數一樣被計算。而在之後的幾期報紙中,指數報道的標題更是給出了“藝術品是最安全的投資”,“藝術品絕對可以變現,而且他們的價值在國際市場中也不會貶值”等。

▲ 1967年第一期泰晤士-蘇富比指數報告在泰晤士報刊登

然而,泰晤士-蘇富比指數在報紙上一經放出,就立刻引來了社會的熱烈討論。許多人都認爲藝術品不能商品一樣被衡量。當時非常多人甚至寫信給泰晤士報,表達憤怒之情。其中一封信中寫道:“泰晤士-蘇富比指數可以算是商品化的極致了。總有一天,你們這些‘邪惡’的藝術記者一定會遭報應的。”而另一封信中說:“也許對於你們來說,拉斐爾的名畫不算名畫,膨脹對沖指數的圖表纔是。爲你們感到羞恥。”

泰晤士-蘇富比指數相當程度上激起了民憤,但事實上將藝術品作爲投資並非什麼新鮮事。在文學家埃米爾·左拉《大師》一書中,就有對19世紀的藝術買賣的描寫。其中一位叫諾德(Naudet)的藝術品經銷商就是將藝術品作爲投資的典型。當其他藝術品經銷商還以30法郎、40法郎的價格買賣,Naudet則以千元買進,再針對那些不懂藝術收藏的有錢人,用和股票交易類似的方式,以更高價賣出。

▲ 文學家埃米爾·左拉《大師》一書中,藝術品經銷商Naudet就是將藝術品作爲投資的典型。

而在1961年,藝術品藏家查理·拉什(Richard H. Rush)更是出版了一本名叫《藝術投資》的藝術收藏入門指南。在這個指南中,拉什運用了很多圖表來解釋各個不同流派的畫作市場價值的變化。這和我們現在看到的artnet和artprice所出的藝術市場報告有異曲同工之妙。在這其中,有一個表格更是將股票和藝術品價格放在一起比較,以此顯示兩者實質是相同的。

▲藝術品藏家查理·拉什的《藝術投資》將藝術品和股票做類比

雖然這個《藝術投資》將很多投資方面的理論套用於藝術品,但這本書實質上主要還是表達作者對於藝術品的熱愛。在書中,作者指出,真正好的藝術品不應該被放到市場上流轉,而是應該放在家中欣賞。

不同於拉什的《藝術投資》,泰晤士-蘇富比指數則是更純粹的商業行爲。在1971年11月,紐約時報的藝術記者格蕾絲·格魯克(Grace Glueck)在她的評論文章中指出泰晤士-蘇富比指數只是蘇富比的一個巨型廣告。她在文章中批評說:“我誠心推薦那些想要收集錢,而不是收藏藝術品的人買這本書(泰晤士-蘇富比在1971年出版了一本與指數相關的投資書)。我相信他們一定能夠付得起20美金來買這個蘇富比的廣告。”克魯特甚至諷刺未來的藝術課不應該放在藝術學院而是商學院。

此外,克魯特還指出了許多泰晤士-蘇富比指數的不合理之處。她認爲這個指數在計算藝術品價值時,將它過度簡單化了。此外,格魯特還發現,這個指數並沒有將流拍的藝術品算入指數中。在當時,很多拍賣師會作假將拍賣價格提高到最低拍賣價,因此很多流拍作品並不被人知曉。而拍賣行也無意向世人公佈。這也導致泰晤士-蘇富比指數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準確。很多時候,指數要比實際市場表現樂觀的多。

▲ 皮特·威爾森作爲拍賣師主持蘇富比拍賣

其實,在泰晤士-蘇富比指數真正問世之前,這個項目的參與人員都對此項目感到懷疑。泰晤士報負責泰晤士-蘇富比指數的編輯傑拉爾丁·諾曼(Geraldine Norman)就表示她在接受這個項目時,就心存疑慮。她自己也覺得將藝術品用價格和指數來衡量是很不靠譜的一件事。而當時蘇富比古典大師部門的總監卡門·葛倫傲(Carmen Gronau)也表示反對。

但最後,在威爾森的勸說和引導下,蘇富比的專家和泰晤士報的記者最終集結在一起開始“研發”藝術品指數。

然而項目一開始就遇到了問題。不同於黃金、股票,藝術品具有唯一性。每一件作品都是特別的,沒有統一的標準能夠比較。特別美學上的評判,更是極度主觀的。此外,每一幅作品的保存狀況,尺寸等其他因素都會影響藝術品的價值。

諾曼一開始就發現,想要分析每一位藝術家的價格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在泰晤士-蘇富比指數的第一次發佈中,只選取了六位印象派的藝術家做分析。諾曼和蘇富比的專家一起,他們將六位藝術家“差不多品質”的畫放在一起比較,並且分析他們的拍賣價格記錄,得出各個畫家的平均市場水平。

▲ 傑拉爾丁·諾曼和丈夫1969年在梵蒂岡博物館

但事實上,這種分析方式並不合理,再加上拍賣行拍賣時一些不透明的操作,導致整個指數只能大致看出藝術家和藝術品在市場上的表現,而並不能做完全準確分析。

由於看不慣藝術市場操作的不透明性,諾曼決定揭露這一切。在1970年6月的泰晤士報上她發表了“倫敦拍賣行的祕密”的文章。文章中揭露了拍賣行不向公衆公佈流拍拍品的事實。而這也間接導致了之後整個泰晤士-蘇富比指數的失敗。泰晤士-蘇富比指數在1971年刊登完最後一期後就徹底停止了。

雖然泰晤士-蘇富比指數不復存在,人們對於藝術品指數化的追求似乎比以前更爲強烈,更爲專業化。1988年,美國紐約大學金融學副教授梅建平和他的同事邁克爾·摩西,共同創立了梅摩藝術品指數(簡稱梅摩指數)。梅建平教授以經濟學模型爲基礎,將300年來世界著名拍賣行的藝術品拍賣數據,建立了數學模型,來分析藝術品市場走勢。而這一個指數也在2016年再一次被蘇富比所收購。此外,artprice、雅昌等一衆機構都已建立起自己的藝術品指數。

雖然,依靠着強大的數學模型,藝術品指數也許真的能夠預測藝術市場。但是就如藝術品藏家查理·拉什《藝術投資》中最後強調:藝術的標價在藝術品面前並不值錢,藝術品真正的價值是它對社會和文化的影響。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藝術市場通訊》,版權歸Arts & Collections Co. 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轉載合作請聯繫編輯(微信:ccy-130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