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初,王荷蓮從臨邑縣人民醫院調任縣婦幼保健院院長崗位,上任之初便發現:制度缺失及不規範是桎梏醫療質量提升的根源。身爲婦幼領域醫療專家,王荷蓮根據如是認知調整了全院業務發展重心——從服務分娩產婦轉向提供婦幼全生命週期健康管理。

臨邑縣婦幼保健院完善制度 立足公益推出20餘項新服務

□本報記者張曉航 滕璐本報通訊員張健羽張萌

對臨邑縣婦幼保健院而言,剛剛過去的2019年可以用“收穫滿滿”來總結。榮譽冊上新增的中國優生優育協會德州市孕產期心理保健中心、山東省五四紅旗團支部(總支)、山東省衛生保健協會先進單位、德州市三八紅旗集體等稱號即是明證。

近兩年,該院狠抓制度建設、醫技水平與服務質量,着力打造羣衆信得過的婦幼醫療保健品牌,夯實了全縣婦幼健康、家庭幸福的基石。

整理兩本《制度彙編》源頭着手提升醫療質量

1月6日,在臨邑縣婦幼保健院醫務科,記者看到厚厚兩本《制度彙編》,內容涉及黨羣、行政、醫療保健、護理、院感等方方面面,任何一項工作由誰幹、該怎麼幹、要幹到什麼程度,每一個細節都能從中找到答案。

2018年初,王荷蓮從臨邑縣人民醫院調任縣婦幼保健院院長崗位,上任之初便發現:制度缺失及不規範是桎梏醫療質量提升的根源。

半年多時間裏,該院通過對標學習先進醫院做法,整理完善了近400項大小制度,將其編製成冊,下發各科室。特別是修改完善了“三重一大”事項決策辦法與流程圖,對全院的重大事項決策、重要人事任免、重要項目安排及大額資金使用方面的決策、執行、監督進行嚴格管理。

各科室每月上報“缺陷報告”,對落實不到位的地方和疑問及時總結,醫務科定期對核心制度的學習和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針對存在的問題,院委會組織探討,依靠集體智慧加以解決。“通過完善制度,全院釐清了崗位責任,工作起來更加規範、有序、有效,促進了醫療質量提高,最終受益的是患者。”該院醫務科主任彭海英說。

1年推出20餘項服務呵護婦幼全生命週期

“全面二孩”政策推行4年,隨之帶來的生育高峯已趨於平緩,數據顯示, 2018年以來,新增產婦和新生兒數量明顯減少。身爲婦幼領域醫療專家,王荷蓮根據如是認知調整了全院業務發展重心——從服務分娩產婦轉向提供婦幼全生命週期健康管理。

僅2019年,該院就推出20餘項全新服務,建設了孕期營養綜合監測系統、中央遠程胎心監護系統、產後休養區、兒童早期綜合發展服務中心、黃疸日間病房、婦科內分泌(更年期)門診、心理保健院門診等,其中多項業務在全縣乃至全市的婦幼保健院中爲首創。

爲更好地提高醫技水平和服務能力,該院與齊魯兒童醫院建立深度合作關係,近兩年派遣近150人次到北京兒童醫院、齊魯兒童醫院等先進醫院進修學習或參加學術活動;邀請知名醫院權威專家定期來院坐診、教學查房、學術講座,形成每週都有特邀專家坐診的慣例,並開通了轉診綠色通道。

無差別服務全縣婦兒彰顯公立機構責任擔當

2019年4月起,臨邑縣婦幼保健院全面開展入戶訪視工作,在滿月前對產婦和嬰兒上門進行健康檢查和指導,截止目前已到2200餘名產婦家中進行訪視。“只要是臨邑縣的產婦,不管是否在我院分娩,我們都會訪視,這是我們作爲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的責任。”王荷蓮說。

一組組數字也見證了臨邑縣婦幼保健院的責任擔當: 2019年,組織48場基層衛生計生專幹服務技能培訓,培訓3000餘人;免費篩查“兩癌” 14030人次;爲托幼機構14285名幼兒體檢,爲68所幼兒園進行衛生評估,到幼兒園舉辦講座21場;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1930對……

孕婦學校一直是該院的特色項目, 2019年,孕婦學校喬遷新址,全年累計聽課人數達1600餘人次,同時利用互聯網平臺開設“微課堂”,800餘人次在線聽課。此外,該院在全縣率先開通“智慧醫院”患者智能服務平臺。繳費、報告查詢、費用查詢、在線問診等功能,均可以通過手機完成操作,真正做到了讓患者少排隊、少跑腿。“新的一年,我們會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以更高標準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提供全生命週期健康管理,不辜負羣衆的信任與期待。”王荷蓮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