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部韓國家庭劇火了。

——《請回答1988》。

沒有高顏值的演員。

沒有大喜大悲的人物情感。

也沒有跌宕起伏的人物命運。

國內豆瓣評分至今卻還保持着9.7分的高分。

《請回答1988》

說是韓劇的歷史最佳也絕不爲過吧?

爲何?

因爲真實。

接地氣。

看似尋常的親情故事。

看似再平凡不過的生活瑣事。

卻像海綿一般擁有巨大的張力。

惹你哭,逗你笑。

《請回答1988》

爲什麼人家能拍出來這樣的佳作?

別羨慕。

我們也有。

——《俗女養成記》。

《俗女養成記》

《俗女養成記》是華視(CTS)的自制劇。

改編自作家江鵝的同名散文。

由嚴藝文執導。

嚴藝文,何許人也?

中國臺灣演員。

曾憑藉《天使的收音機》榮獲第50屆臺灣電視金鐘獎迷你劇集女主角獎。

這部《俗女養成記》,是她跨行執導的處女作。

嚴藝文(左)

看名字很像口水劇?

可千萬別小瞧了它。

該劇播出之後,首播收視率直接超過了《我們與惡的距離》。

創下了華視13年來自制劇的收視紀錄。

口碑也非常不錯。

豆瓣評分高達9.1分。

成爲了2019年又一部9分華語劇。

也被不少觀衆譽爲“臺版《請回答1988》”。

《俗女養成記》

這無疑代表着一種認可。

不過小嗨並不十分認同這個名號。

因爲《俗女養成記》並沒有在模仿。

主創們只是認真拍攝了一部屬於自己的時代劇而已。

但和《請回答1988一樣》。

贏在了真實。

如果說《請回答1988》是跨越國界都能讓人理解和感動的話。

那麼《俗女養成記》幾乎就是在還原我們的生活。

或者說,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

《俗女養成記》

女主角陳嘉玲是個大齡女青年。

39歲,未婚。

她的老家在臺南鄉下。

三代同堂。

全靠阿公開的中藥行爲生。

陳嘉玲當年不惜引發“家庭革命”也要離開家鄉。

然而在臺北奮鬥了將近20年的她,一事無成。

《俗女養成記》

工作方面。

陳嘉玲是一位董事長特助。

不僅要處理公司的大小雜務。

還要安排好老闆見情人的時間。

面對老闆、老闆娘,兩邊不討好。

《俗女養成記》

情感方面。

和許多大齡女性一樣,陳嘉玲在感情上已經麻木。

交往四年,同居三年半。

按照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與其說是談戀愛,不如說已經變成了室友。

就連去參加前男友的婚禮,都比在男朋友面前打扮得好看。

《俗女養成記》

沒錯。

陳嘉玲就是這樣一個“俗女”。

長相普通,能力普通,家庭普通。

什麼都普通。

普通到不像是虛構的人物。

更像是鄰家大姐姐。

甚至是你自己。

《俗女養成記》

她和大多數80、90後一樣。

事業算不上成功。

家庭算不上美滿。

生活算不上糟糕。

但似乎時常經歷着令人抓狂的瑣碎。

焦慮、膽怯、狂躁。

面對老闆的使喚,明明已經想好了怎麼懟回去。

可到實際行動上卻犯了慫。

攢了一抽屜的辭呈。

最終還是不得不向金錢低頭。

《俗女養成記》

面對相處了幾年的戀人。

早已失去了激情。

分手?

不。

好不容易在一起那麼久。

分開容易,年紀卻不等人。

不分手?

遲遲不結婚。

戀人變成了住在一起的室友。

很多時候,焦慮已經成爲了單身女性的專屬。

但陳嘉玲告訴你,有戀人的人,也有自己的情感焦慮。

《俗女養成記》

陳嘉玲的生活如此。

現實生活中很多大齡青年的生活現狀不也是如此嗎?

只要生而爲人,只要喫五穀雜糧。

都要品嚐酸甜苦辣。

都要承受生活的壓力。

誰也逃不過。

《俗女養成記》

片中有兩條時間線。

一條是上文提到的陳嘉玲成年以後的艱難生活。

另一條則是她小時候的成長點滴。

也向我們展示了“俗女”是怎樣養成的。

那時陳嘉玲的姑姑已經30歲。

還沒嫁出去。

因爲受不了婆家的刁難,單方面撕毀婚約。

家裏人大發雷霆。

《俗女養成記》

“你住在這裏被人家笑的是我們”。

“30歲不結婚以後該怎麼辦。”

女人到了年齡就要結婚。

這樣的觀念,在當時陳嘉玲幼小的心靈裏紮下了根。

夠真實嗎?

這正是那個時代墨守成規的世俗。

包括婚前性行爲。

劇中也有提到。

《俗女養成記》

再看,何爲“俗女”?

被一個“俗”字困住的女人。

她們想要活出自我。

卻不得不迎合別人的看法和眼光。

最終成爲了自己身處的時代的“大多數”。

正如劇名的字體變換那樣。

從淑女,變成俗女。

我們總是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

太多人反反覆覆告訴你,怎樣活成淑女。

你按照那個目標,一再努力。

最後還是活成了“俗女”。

與其這樣折騰,倒不如從一開始就活成自己想要成爲的樣子。

《俗女養成記》

這樣的真實讓人感覺很壓抑?

恰恰相反。

反而很治癒。

曾經的陳嘉玲不顧家人反對,執意前往臺北。

她讓家人傷透了心。

家人也讓她傷透了心。

可到頭來,冰霜終究被融化。

三代人在世俗的觀念下相互碰撞。

在碰撞中相互包容。

又在包容中和解。

我沒有活成你們期待的樣子。

但依然被你們深愛着。

多麼深情。

《俗女養成記》

當然了,如果只是這樣,算不上有多麼真實。

它的真實感,還表現在對於生活細節的刻畫上。

一家人一起看碟片。

看到親密的畫面,尷尬到不知所措。

一個人打破沉默。

其餘的人該幹什麼幹什麼。

好像剛纔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俗女養成記》

城裏的表姐回家喫飯。

表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兩個孩子難免被家長們拿來比較。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足夠真實嗎?

看這部劇,就看到了我們自己。

毫不誇張。

《俗女養成記》

剩下的,就留給大家自己去體會吧。

(本文由high電影原創,如需借鑑,請務必標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