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缪荃孙被称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之父”。1906年(62岁),在两江总督端方的邀请下,缪荃孙负责筹办江南图书馆,担任总办。

(万象历史特约作者:长大不成人)

缪荃孙小传:奠基南京大学、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的一代宗师

1844年9月20日,缪荃孙生于江苏太阴的官宦之家,幼承家学。17岁时,太平军占领江阴,家中被毁。为了躲避太平军,家人逃到淮安避难。缪荃孙进入淮安丽正书院学习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

21岁时,全家搬到成都。24岁,缪荃孙应四川乡试中举人。1876年(32岁),他考中进士,在翰林院任编修。不久,父母先后去世,他辞职回家,在武汉从事编撰校勘的工作十多年。

(位于江阴的缪荃孙纪念馆)

1888年(44岁)起,缪荃孙先后在江苏南菁书院、山东掌泺源书院、南京钟山书院和常州龙城书院讲学。

1902年(58岁),缪荃孙出任江南高等学堂(前身为钟山书院)总稽查,并负责筹建三江师范学堂。他亲自到日本考察,仿日本东京大学,在南京国子监旧址建校。这所学校,就是今天南京大学的前身。

1906年(62岁),在两江总督端方的邀请下,缪荃孙负责筹办江南图书馆,担任总办。缪荃孙四处奔走,收集书籍。当时常州的瞿家、归安的陆家、钱塘的丁家,都是江浙地区藏书的大户。

陆家的书被日本人买走了。钱塘丁家也因为家道中落,想要将家中藏书楼中的珍贵古书卖给日本岩崎氏的静嘉堂文库。缪荃孙得知后在端方的支持下,筹集了七万三千元巨款,亲自赶往杭州,终于将已卖出的藏书全部赎回,并运到南京。

1910年11月(66岁),江南图书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这是我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也是今天中国第三大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的前身。

1909年(65岁),清政府批准兴建京师图书馆,在北京什刹海广化寺开建,缪荃孙被任命为京师图书馆的监督。

1910年(66岁),京师图书馆正式成立。所藏的图书主要来自国子监南学和内阁大库,包括明代皇家图书馆文渊阁藏书和南宋辑熙殿珍本,还收了敦煌石窟唐代经本八千卷以及一些私家藏书,总计约十万册。

京师图书馆还没来得及对外开放,清朝就灭亡了。后来,京师图书馆经过了多次“变迁”,成为今天中国的第一大图书馆——国家图书馆。

因此,缪荃孙被称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之父”!

(国家图书馆)

1914年(70岁),缪荃孙担任《清史》总编。他一生游历16省,著书200卷,包括他代张之洞撰写的《书目答问》。

他学识渊博,交流广阔,熟娴文史掌故,在学术界名满天下。他与王壬秋、张季直、赵尔巽齐名,誉称为清末民初四大才子。

缪荃孙热衷于藏书,保存了大量的古籍。他还节衣缩食,收集、整理了大量的金石拓片、古帖善本、古玩字画一万二千多件(幅),为后人保存了大量珍贵资料。

1919年12月22日(75岁),缪荃孙在上海逝世,被后人誉为“一代宗师”。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488篇作品,营员“长大不成人”的第16篇作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