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新闻、知乎、募格学术

针对网传“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孙玉兵等人被指涉嫌团队论文造假”一事,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吴素华4月12日回应澎湃新闻称:“我们学校很重视这件事,目前正在调查中,学术委员会的专家在提审,因为这涉及学术论文的认定,可能还有一个过程。如果有结果,我们会第一时间在公开平台发布。”

事情经过

3月26日,在专注于报道学术不端丑闻的外文网站For Better Science 上,刊载了一篇报道。该报道披露了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华北电力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教授孙玉兵等人涉嫌团队论文造假的事情。

论文网站截图

文章中提到:

中国高校重大造假团伙,6 年发表在知名杂志 ACS(美国化学学会)和RSC(皇家化学会)的 24 篇文章,被指数据图谱在不同的文章里被反复使用、PS 和编造。

一些中国科学家看似在致力于解决工业环境污染和放射性废料处理的研究工作,其实他们是在致力于编造大量数据,同时还维系着文章灌水的利益集团。

“这篇文章揭露了这些科研团队之间存在的数据造假、一图多用、一线多用以及互相引用以提高引用量等问题。”文章中所涉人员除孙玉兵外,还包括厦门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师黄晓鸣、厦门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潘敏、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讲师李丰伯、某军事院校教师姚婷等人。

根据知乎网友@潭子所翻译的新闻稿中所说

潘敏2018年发表的一篇关于“材料科学”的论文,涉嫌“共用”了孙玉兵2015年发表论文中的数据;而在接近时间段内,姚婷、孙玉兵和黄晓鸣三人各自发表的三篇论文中“出现了相同的研究数据”,却没有重复出现相同作者。

☟☟☟☟

首先我们从论文[3]开始,对于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厦门理工学院的Pan Min (潘敏)来说,这篇对于先进材料科学的探究工作是不寻常的,因为她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污水处理及屠宰场废水处理上。该论文[3]阐述了一些特别的工作,如图3所示,文中用各种方式对GO(氧化石墨烯)进行表征。但图3给出的XRD信号中,这些重复出现的噪音信号难道是因为XRD设备出故障导致的吗???(暗指图中数据作假)。

图3 GO的XRD图谱

还有就是,如下图4:图4左边的是GO的TEM(透射电子显微镜)图,但是它的一部分已经早早之前就被放大而且旋转了一定角度发表在论文[4]中。

图4两篇文章的GO TEM图对比

论文[3] Enhanced Adsorption of Zn(II) onto Graphene Oxides Investigated Using Batch and Modeling Techniques

发表:MDPI Nanomaterials (2018) doi: 10.3390/nano8100806

作者:Min Pan, Guangxue Wu, Chang Liu, Xinxin Lin, Xiaoming Huang(黄晓鸣)

论文[4]

Tuning the chemistry of graphene oxides by a sonochemical approach: Application of adsorption properties

发表:RSC Advances (2015) doi: 10.1039/c5ra02021b

作者:Yubing Sun, Shubin Yang, Congcong Ding, Zhongxiu Jin, Wencai Cheng

细心的你会发现:这两篇论文中,有共用的数据出现,但作者们似乎没有关联。他们是如何操作的?这里有一个线索:论文[3] 的最后一位作者Xiaoming Huang(黄晓鸣)和[4]中的第一作者Yubing Sun(孙玉兵)分别在2006-2009年和2004-2007年在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Sun继续读了博士,而Huang在硕士毕业后在厦门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担任“技术员”(貌似是因为学位不够的原因才作了技术员),并在2018年担任高级技术员。与此同时,论文[3]的第一作者Pan Min,是该学校的讲师。Xiaoming Huang和Min Pan两人之间有着非比寻常的学术关系。

图7:Sun,Huang, Yao三者论文数据重复关系图

还有他们涉嫌互相引用以提高引用量的问题:

姚婷一篇文章中44篇参考文献有26篇引用Sun&Wang

黄晓鸣一篇论文中44篇参考文献有15篇引用Sun&Wang

“一般来说,在论文中引用别人的文章,即使被引用者在领域内很权威,引用文章都不会超过5篇。但他们也很过分,同一个课题的40多篇参考文献,其中20多篇引用同一个人的文章,这就是相互引用。”张诚告诉澎湃新闻。“论文引用量,已经当之无愧成为衡量学术出版物身价的货币。”For Better Science在报道中也指出,相关人员为了提高个别研究者的论文引用量,存在“互相引用”问题。

2019年4月4日,华北电力大学对网传孙玉兵等疑似学术不端行为做出了回应。

来源:知乎

针对上述情况,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吴素华4月12日回应澎湃新闻称:“我们学校很重视这件事,目前正在调查中,学术委员会的专家在提审,因为这涉及学术论文的认定,可能还有一个过程。如果有结果,我们会第一时间在公开平台发布。”

目前,对于潘敏、黄晓鸣、李丰伯等人涉嫌学术不端一事,其他相关各校暂无回应。

文中数据来源:

外网揭露原文:https://forbetterscience.com/2019/03/26/yubing-sun-contaminated-science-synchrotron-fraud-and-citation-scam/

知乎用户潭子的翻译稿:https://zhuanlan.zhihu.com/p/61066127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致力于打造专属材料人士的平台,分享材料资讯,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学习,所有转载内容,均不代表【材料+】赞同其观点,不能完全保证其真实性。如若本公众号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材料+】小助手:13521056123,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