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的粵語trap

風格多元的嘻哈編曲

歐陽靖、王嘉爾乃至鄭秀文等大咖都紛紛找他製作

如果你還沒聽過他的名字

你一定對港式hip hop不甚瞭解

他就是刀仔Dough-Boy

先來一段視頻帶你進入Dough-Boy的拍攝現場

感受cool boy的街頭風穿搭

高清視頻 關注B站 “膨脹青年官方“

尋找自己的Chinglish

出生於香港,在新加坡、多倫多長大,如今又回到香港創作的刀仔,一直以來切身感受着不同文化的碰撞,文化包容是他成長中學到的最重要的事。

《Chinglish》是他的第一張專輯。專輯封面的小怪物由中國獅子頭、西方龍翼和新加坡魚身融合而成。Chinglish,即中式英語。多年的中西方文化浸淫,刀仔認爲自己的內核便是Chinglish。這張專輯音樂中融入的中國風元素如二胡、笛子等,與電子、E.D.M搭配,令人記憶深刻。刀仔輾轉再次回到香港的土地上進行創作時,文化交融一直是他音樂態度的出發點

香港這個彈丸之地,小到幾乎沒有可供創作的工作室,卻又大到容納最自由的空氣。在鋼筋水泥的森林,抬頭只可以望見一方天空。刀仔讓這種剛硬的氣質融合進音樂。“將軍澳區響到公主道”,“一路都做緊中國主導”《MK Circus》feat. 王嘉爾),Dough-Boy將對中國人身份的認同感毫不掩飾地塞進rap和旋律。

香港嘻哈圈同香港一樣,小而精。優秀的華人rapper許多來自香港,在這裏也匯聚着非常優秀的音樂人。而Dough-Boy身兼beat maker與rapper兩個身份,在這其中脫穎而出。他認識到即便是香港Hip Hop圈依然有着許多侷限,真正的粵語rapper也很少出現在大衆視野。而刀仔不願將自己做的音樂分“地下”地上,他只是在用自己獨特的港式rap抒發態度。

在Noisy中堅持做自己

一開始做音樂時,刀仔陰差陽錯地作爲製作人入行,作曲作詞到錄音製作他日益嫺熟。慢慢地,他感受到了不去表演對自己創作的侷限。作爲製作人的他奈何不了希望更貼近音樂的野心,賺錢之外,他想履行最初自己對音樂的承諾。爲了熱愛與表達而從事音樂的刀仔,不再滿足於幫助別人創造,而是搖身一變成爲rapper,專注trap,在粵語嘻哈中獨樹一幟。

2014年,年輕的刀仔憑藉電影《狂舞派》主題曲拿下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主題曲。這在仍然小衆的嘻哈圈中更是獨一無二。然而當被問起這段經歷時,刀仔意外地並沒有表現出很大興趣:

那時獲了獎之後,別人就都以爲這個人應該很厲害,所以很貴嘍,反而沒有人找我做歌了,有點不開心,直到15年中才好一點,很多關係都沒有很好,所以這件事並不算好。”

“正面影響就是名氣大了一些,就這樣而已。”

real的刀仔並不將這個分量很重的獎項作爲他事業中分量很重的一環,事實上,獎項帶來的名氣反而限制了他做音樂的自由空間。

《Noisy》是刀仔表達立場的代表作品。Hip Hop逐漸走進大衆視野的同時,也充斥着許多浮躁。歌聲中一直重複着I’m staying noisy(我處於噪聲之中),是刀仔置當下對嘻哈音樂如雜音般戲謔的解讀於不顧,只做自己喜歡的音樂,爲堅定自我態度而述說。這一路,刀仔喜歡自己在嘻哈圈的位置——不是最有名卻蠻受人喜歡。刀仔說,太理會別人怎麼想,便多了顧慮,便不能進步了,hip hop讓我學會不要懼怕人們如何去看待你。

望穿音樂,一味抽水

成立於2012年的工作室BAKERIE最初由Dough-Boy、Geniuz F the Future、Seanie P、Tommy Grooves 四人組成,後來逐漸融入了其他成員。他們是名副其實的“粵語轟炸機”

一曲《望穿抽水》橫空出世,刀仔和他的團隊聲名大噪。歌詞中充滿着對驕奢浮世的嘲諷。同樣的態度在另一首歌《李嘉誠》中也表現的淋漓盡致,將香港社會的浮誇消費主義盡情調侃了一番。世事多變,只有認真、熱忱的人在keep it real。

刀仔的創作更多的來源於身邊的生活,所謂態度也是他的生活理念。他對音樂的執念,是永遠相信音樂可以傳達精神。不僅在嘻哈圈裏,更是這個樂種之外的人羣。刀仔坦言同樣身爲嘻哈音樂人的侃爺和Pharell對他的創作影響是最大的,這不僅在音樂方面,更是由於他們能夠周旋於藝術、時裝等領域,傳播意義非凡的態度給更多的人們。而這也意味着,未來,我們可以看到更多面的刀仔。

Dough-Boy

做音樂也是做自己

嘻哈就是態度

今日話題

粵語Hip Hop你知多少?

戳👇閱讀原文可以立即get

Dough-Boy巡演信息哦

那麼

我們下期再見吧~Bye ya!

視頻拍攝 | giki

視頻後期 | 花開策

編輯 | 貝西

設計 | xiuya

監製 | 卡卡/甘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