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主動了解過公司其他團隊在做的事嗎。程序員們接到一個需求後,知道怎麼在內網搜一下,這個功能有沒有被別的團隊做過嗎。

摘要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如何系統的解決問題,也就是方法論這種玄乎的東西。那麼到底實不實用的呢,還是說只是頂着麥肯錫這個世界知名的諮詢公司的光環,來販賣知識了,這得看過才知道。

這本書講了什麼

這本書很薄,先根據目錄索引,瞭解下大致講了什麼。

重點

前三部分講了如何系統性的解決問題。後面兩部分都是溼的,一些雞湯人生道理,隨便看看句號

第一部分-指導原則

指導原則是道的東西,先有道再有術。記住三個重要原則

  • 基於事實

  • MECE(相互獨立,無窮無盡)

  • 大膽假設,小心認證

指導原則一般都是高度抽象的,需要你牢記於心的。但是你牢記於心也不能保證你能理解它,是需要有大量練習去鍛鍊你才能深刻體會的。

基於事實

產品評審時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則,產品評需求,肯定是爲了解決每個問題,先問是不是,這就叫基於事實。比如說產品要將某個功能由原來的pc端擴展到小程序,以此來提升用戶量。那首先先問問是不是用戶在電腦上操作導致的用戶量少。要有事實依據,才能談解決方法。

MECE

就是拆分任務,保證提出的問題能夠由拆分出來的各個獨立的子任務全部解決。這個和我們的OKR,以及敏捷迭代中的plan meeting很類似。每個sprint都必須有個目標,這個目標有各個task來實現。然後每個人分別領取獨立的task,這些task全部完成就能保證整個sprint的目標達成,每個sprint的目標達成,就能確保okr能夠達成。如果不是,就很容易走偏。團隊成員像個無頭蒼蠅似的,可能幹了很多活,卻什麼成果都沒有產出。

大膽假設,小心認證

這個詞其實是胡適提出來的,被廣泛應用於沒有明確思路解決問題的時候。當不清楚問題應該怎麼解決,不應該停滯住,而是大膽的做出某種假設,也就是提出某種可能的解決方案,然後再去分析解決。

第二部分-解決問題

這一部分主要介紹瞭如何解決問題,抽象出來了一些方法。挑幾點有意思的說說。

組建團隊

組建團隊首先是挑選合適的人,然後將他們留住。如何留住呢。

幾乎所有人都同意需要一點聯絡感情的活動才能使團隊氛圍很融洽。從而使大家更好的在一起工作。所以現在基本上每家公司都會撥出一部分經費作爲團建經費。但很多公司/部門將團建都整成了形式主義,比如佔用週末時間去團建,比如團建去暴走。整這種大部分人都不喜歡的,其實並沒有達到他最初的效果。所以書中提到不要因爲團建侵犯到同事的私人生活。這樣有助於每個 隊員意識到大家都是實實在在的人,還有生活的一面。當然這個對於某些 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 修福報的公司並不適用。

當然這件事並不是那麼簡單,比如之前我在外企,就是遵循這樣的指導原則,團建不影響員工生活,所以團建喫飯都放在了中午。這對有家庭的員工來說是照顧到了,但是對於剛畢業的和沒家庭的就沒那麼開心了,因爲中午喫飯都很急促,而且下午還要上班,放鬆不下來,同事之間也聊不開。對於某些喜歡喝酒的同事就更是災難了,還不如自己隨便喫點。

所以這件事衆口難調,是需要組織者去思考,如何照顧團隊成員的情緒,讓團建成爲真正促進大家感情的活動。

展開訪談,進行研究

要善於利用前輩的經驗,不要重複造輪子。這個話估計大家耳朵都聽出繭了,但是真正做到的又能有幾個。程序員們接到一個需求後,知道怎麼在內網搜一下,這個功能有沒有被別的團隊做過嗎?有主動了解過公司其他團隊在做的事嗎?知道別的團隊做過這個怎麼拿來用嗎?比如我就做過一個優惠券的功能,在內網一搜,好幾個團隊都做過。各自做一套,來一個業務做一套。這種也沒資格抱怨天天爲什麼需求做不完。

怎麼去搜索資料,怎麼重用別人的東西是一門基礎課,每個程序員都必須要掌握。

第三部分-展示解決方案

展示解決方案,就是如何推銷你的方案給別人。也就是業界大家調侃的 升職全靠PPT做的好 。很多程序員鄙視這個,覺得自己做的好了自然就升職加薪。其實不然,做的好還得讓別人看的到。

另外一方面當你需要推行某項事情落地的時候,也需要幾點技巧

  • 提供簡潔,全部,系統的信息 這點不談,這個是程序員比較擅長的

  • 讓信息流動起來

要保證團隊至少 知道項目框架, 重大的項目尤其 如此。讓 團隊都在“ 消息 圈內”,有助於團隊成員瞭解自己的工作對最終目標 的意義。反之, 當人們感覺自己 生活 在 真空時,他們就會感到自己被集體疏離,士氣也會受挫。假如保證團隊成員知道最新 的信息,他們會給你 及時的反饋。至少, 他們 比 你 更 貼近 事實。有效的信息流動有助於你更快地 認識問題或機遇。

這一點上,感覺產品比程序員要乾的好多了,一般一個合格的產品都會同步信息到各個組員。程序員大多幹的不咋地,比如有上下游依賴,可能會有問題。很多的程序員都不知道同步信息給對方,有些甚至在對方詢問時,還會告知說這個是我這邊的邏輯,你不用管。你只用管接口結果就行了。老實說這種做法在職場上真的很不專業。程序是用來解決問題的,但是解決問題的途徑不一定是程序。

這一部分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就是

管理客戶

這一部分建議做toB產品的都可以看看。每個公司最重要的一條都是 客戶至上 。但是客戶至上怎麼做到呢,是不是意味着無限跪舔客戶呢。其實不然,你需要作爲客戶的合作者來解決問題,一榮俱榮。而不是上下游的關係。

客戶那邊的情況很複雜,涉及到各個角色的利益,你需要向管理公司內部的人一樣去管理客戶公司的人。

總結

這本書有個推薦語叫

經管圖書的常青樹,外企員工入職必讀圖書

我覺得很有意思。我之前的在外企工作,然後再到國內公司工作的。剛開始來的時候就老是感覺不太對勁,但是又說不上來。現在慢慢有點體會,可能就是一些軟性技能的缺失。從學校到職場這個過渡沒有培養如何系統性解決工作問題的方法。

在外企公司會花一些時間去培訓一些工作通用的技能或者技巧。比如瞭解自己是何種性格,不同性格的事做事有什麼差異,如何和同事合作,如何培養自己的領導力,還有一些mini MBA的內容。國內企業則沒有這種培訓,有培訓的話也是先做專業技能性的培訓。可能到了管理層纔會有軟技能的培訓。這些培訓當時覺得沒什麼用,現在琢磨琢磨還是相當受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