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一个朝代的历史,最可靠的信息来源就是《二十四史》里关于这个朝代的正史。比如说要知道唐朝的历史,最好的办法就是读《旧唐书》和《新唐书》。问题的关键是,正史的记载也不一定可靠。有的时候,正史和正史的记载还互相打架。比如说《旧唐书》记载说李绩活了76岁,《新唐书》记载李绩活了86岁,面对这样的记载,我们还真的不知道该信哪部正史的记载。

再比如说,《旧唐书》记载,李绩超长待机,把嫡长子李震熬死了。李绩去世的时候,他的爵位英国公和勋官上柱国,由嫡长孙李敬业继承。《新唐书》则记载,李绩去世之后,他的英国公爵位和上柱国勋官,先是由嫡长子李震继承。李震去世之后,李敬业才继承了英国公爵位和上柱国勋官。《新唐书》是公认的国家级正史,《旧唐书》也是公认的国家级正史,我们当年读这两部正史,就被给它们搞蒙圈了。我不知道到底应该相信哪部正史的记载了,跟我一样蒙圈的,不止一个,而是整个史学界。《新旧两唐书》的记载 ,给史学界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大家都不知道该信谁的话。

考古可以佐史,对于正史的争议,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主人的墓志铭挖出来,看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好在,现在李震的墓志铭,已经出土了。《李震墓志铭》,现在被收藏在昭陵博物馆里。我今天就根据昭陵博物馆的这方墓志铭,解读一下李震的千古之谜。

昭陵博物馆图片,感谢原作者

李震的墓志铭,全称叫《大唐故梓州刺史赠使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幽州刺史李公墓铭并序》。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个墓志铭的名称特别拗口啊?没办法,这上面的每一个字,都是皇恩浩荡,这不仅仅是虚头巴脑的荣誉,而是关系到子孙的福荫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上面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

我去读这方墓志铭,第一个目的就是去看他的去世日期。根据墓志铭的记载,李震于麟德二年三月,去世于梓州刺史任上,享年49岁。就这一条信息,一下子就澄清了《旧唐书》和《新唐书》的两条错误信息。《新旧两唐书》异口同声说李震去世于桂州刺史任上。唐朝时候的桂州,在今天的广西桂林一带。唐朝时候的梓州,在今天的四川地区。也就是说,《新旧两唐书》关于李震去世地点的记载,都搞错了。

《旧唐书》说李震比父亲李绩先去世,《新唐书》的记载,则是恰恰相反。《墓志铭》记载李震去世于麟德二年,也就是公元665年。李绩去世于总章二年,也就是公元669年。从《墓志铭》的记载来看,显然是欧阳修他们搞错了。《旧唐书》说李绩死后,嫡长孙李敬业直接继承英国公爵位和上柱国勋官的说法,才是正确的记载。

《墓志铭》记载了李震的人生轨迹,我们不妨来看一看李震那49个寒暑是如何度过的。李震出生在公元617年,这个时候的李绩,还叫徐世绩,还在李密的瓦岗军效力。李震出生的时候,徐家还没有被李渊赐姓李氏,所以李震一开始的名字,应该是徐震。徐震还不会走路说话的时候,徐世绩就投奔大唐了,所以就改名李震了。

李绩剧照,感谢原作者。李绩本来叫徐世绩,字懋功,演义类小说里叫徐茂公。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18岁的李震,得到了人生第一份差事千牛备身。千牛备身的职责,是为皇帝执千牛刀,通俗易懂的说法,就去皇宫里面给唐太宗李世民站岗放哨。古代的时候,替皇帝站岗放哨,是一份非常有前途的差事。贵族子弟的第一份工作,百分之九十是千牛备身。李渊和柴绍他们,都是千牛备身入仕。贵族子弟在给皇帝站岗放哨的时候,要学习处理政务,等到千牛备身毕业了,就可以安排官职了。千牛备身的职务,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贵族子弟正式当官前的培训班。不是贵族子弟,是得不到这份站岗放哨的差事的。

李震当了8年的千牛备身,终于毕业了。他人生的第一份正式官职,是城门郎。古代的贵族子弟千牛备身毕业后,一般都是二十几岁的年纪,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职位都不高,还得去基层锻炼一下。李震城门郎的差事,和孙悟空的弼马温差不多,也是个芝麻小官。

唐朝的时候,官员有一道非常难迈的坎,就是五品官。到了五品官就是通贵,就步入贵族行列了。李震在李世民一朝的时候,都没有迈过这道坎。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太年轻了,资历远远不够,所以才一直在基层锻炼。李世民刚刚驾崩,李治新皇登基广施天恩雨露,李震因此得到了正五品的尚乘奉御官职。尚乘奉御的差事,主要是替皇帝管理御马和车辆,差事虽然不重要,但是好歹进入了通贵行列。

此后的李震,进入了仕途快车道,他在永徽四年,也就是36岁的时候,出任泽州刺史,成了从三品封疆大吏。大家要知道,唐朝的宰相是正三品或者从二品,刺史已经是从三品了,只比宰相低半级了。李震年纪轻轻,就当了那么大的官职,已经相当高了。

李治剧照,感谢原作者

李震此后又转任赵州刺史,结果碰上了母亲去世。按照古代的礼制,父母去世了要守孝三年,李震因此辞去了赵州刺史职位,回家丁忧了。三年之后,李震出任梓州刺史,并且在梓州刺史任上去世了。李震的人生轨迹就是这样了,他生前没有国公爵位,死后才被追封为国公,并且有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谥号“定”。李震那一辈子,没干什么坏事,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功劳,只因为有个大唐朝武功第二的好爸爸,才得以混成了封疆大吏。

李震的妻子,是大名鼎鼎的太原王氏女。隋唐时期,太原王氏是著名的五姓令族。李震能娶五姓女为妻,还是靠他的爸爸李绩。李震与夫人王氏,生下了著名的败家儿子李敬业。李敬业贪图王气起兵造反,李震一脉因此被武媚娘斩草除根了。李震的墓地,也因此被武媚娘铲平了。李唐皇室光复之后,李震的墓地才得以修复,我们今天看到的墓志铭,应该是重修的时候放进的。

正史限于篇幅,不可能记载得那么详细。昭陵博物馆里,收藏了许多唐朝功臣和功臣后人的墓志铭,为我们研究唐朝历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区区一方《李震墓志铭》,就为我们解开了《新旧两唐书》打架的千古之谜,昭陵博物馆这样的馆藏文物还很多,真的是一个文化宝库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