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仁寶展示寵物撿便器。林志濱 攝

編前語:

對犬主來說,犬就是寶貝,似乎“怎麼寵愛都感覺不夠”。而對不喜歡犬的人來說,可能看到犬就唯恐避之不及。

一個事實是,養犬已經成爲城市的普遍現象,身在其中的每一個人,都無法迴避,只能面對。於是,矛盾就出現了,因爲犬擾民、犬傷人引發的衝突,頻頻發生。因此,各地相繼出臺文明養犬的管理辦法,規範養犬,其中就包括聊城。明年起,在聊城養犬,也有規矩了,否則犬主將受到處罰。

今起,聊城晚報推出“文明養犬經驗談”系列報道,圍繞狗屎、犬叫、犬傷人等擾民問題,以及如何構建和諧養犬關係等,一一展開論述,結合典型案例分別介紹經驗和妙招。

居民樓內傳來的犬叫聲,有時能把人“逼瘋”,尤其是午夜;犬傷人,更是讓人不能掉以輕心,被咬過的人甚至談犬色變。

而作爲養犬擾民的一個方面,狗屎其實比以上兩種擾民方式更多地出現在市民的生活中。在樓道內、小區草坪上、甚至公共道路上,市民都可能不小心中了“狗屎運”。踩一腳狗屎,可能影響一天的心情,甚至留下長久的心理陰影。更嚴重的,還有可能引發命案。

狗屎擾民怎麼辦?今天爲您分享相關案例和經驗。

典型案例:因爲一攤狗屎,男子砍傷岳父母

狗屎,常見於小區內的道路上、公共道路人行道上、公園廣場內……狗屎若不及時清理,不僅難聞的氣味讓人作嘔,也有損城市形象。如果行人不小心踩上去,那就更是心煩至極。因此,“狗屎運”常被拿來形容人某一段時間運氣差。可見,其擾民程度之深。

這不,不久前的一天晚上,聊城市民陳先生和妻子在閘口橋南的運河岸邊散步時,就踩了一腳狗屎。

“當時,腳底下感覺一滑,軟綿綿的。藉助昏暗的路燈仔細一看,皮鞋上已經沾滿了狗屎。”陳先生說,簡單清理後,他急匆匆地回到家,用水反覆清洗皮鞋。但是,這次經歷留給他一個陰影,心頭“噁心”的感覺一段時間揮之不去。

狗屎,輕則給人添堵,讓人噁心,重則可能引發流血衝突。今年年初,河北省靈壽縣檢察院受理了一起故意傷害案件,王某某揮刀先後砍傷岳父母,起因就是一攤狗屎。

事情是這樣的:王某某與其岳父岳母同住在一個院子裏。案發當日,王某某的岳母田某某飼養的寵物犬在王某某屋子門前拉了一攤屎,王某某看到後很生氣,就用鐵鍬把狗屎剷起來,扔到了田某某的屋前。隨後,其岳父把狗屎剷起來又扔到了王某某的門前。最後,三人爲此事發生爭執。爭執過程中,王某某拿出菜刀相繼將岳父頸部、耳部,岳母頭部、耳部砍傷。經鑑定,兩人傷情均屬輕傷二級。

經驗之談:遛犬一定牽繩,帶上撿便“神器”

市民龐女士是一位愛犬人士。幾年前,她餵養了一條金毛犬。每次出去遛犬,她總會帶着兩樣東西,紙和方便袋。愛犬一旦排泄了糞便,她總會第一時間用紙撿起來,放進方便袋內,然後扔進垃圾桶。

她還養成了一個習慣,無論是不是自家愛犬排泄的,她看到狗屎都會自覺地撿起來,丟進垃圾桶。

不得不說,處於人本身的潔癖,撿狗屎是一件困難的事。有龐女士如此養犬素養的人,畢竟還是少數。那麼,有沒有更方便犬主“自掃門前雪”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

“這是一款撿狗屎的‘神器’,方便好用。用它撿狗屎,根本不用直接接觸。”開發區旺旺寵物醫院院長刁仁寶說,這款“神器”是拾便器,價格也很便宜,款式不同價格略有差異,有6.8元的、9.9元的,貴的十幾元。

記者看到,這款撿屎“神器”小巧美觀,便於遛犬時攜帶,造型類似於一個夾子,操作簡單。更人性化的是,拾便器上可以套上專用的方便袋,狗屎直接就存入了袋裏,然後再夾着投進垃圾桶。整個過程,狗屎不和人發生直接接觸,非常衛生。

刁仁寶說,遛犬還必須用繩牽着。這樣,犬主可以控制犬排泄的地點,避免其在公共場所隨地大便。牽着遛犬,還有一個好處是,避免愛犬到處亂跑,發生車禍等意外。

聊城市民趙繼偉也是一名寵物犬飼養者。他說,犬主培養愛犬排泄的習慣很重要,讓其慢慢養成定點定時排泄的規律。這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愛犬隨時隨地大小便,進而避免給他人帶來麻煩,杜絕狗屎擾民的現象。

寵物犬飼養者、聊城市民李晨說,養犬要和養孩子一樣,自己的孩子在公共場所大便後,我們都會及時清理。狗屎也應該一樣。

有一句話說,養犬是養犬者的權利,但不干擾他人的生活是養犬者的義務。及時清理愛犬便便,是養犬者的義務之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