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11月5日伊朗“禁油令”生效已經過去大半個月了,雖說美國列出了一張豁免名單,但美國一刻也不放鬆,仍緊盯着伊朗的一舉一動,以確保伊朗的石油出口能早日歸零。畢竟,目前伊朗的石油出口量已經成功下降了100萬桶/日。但是,最近,一國的突然介入可能打亂了美國原本的節奏。

俄羅斯表示司空見慣,將繼續支持伊朗

美國財政部11月20日宣佈,因伊朗、俄羅斯涉嫌向一中東國家供油,美國將對和伊朗、俄羅斯相關的9個實體和個人拉入“黑名單”,其中俄羅斯只是協助伊朗運輸石油也被美國列入該名單。

對於美國的“黑名單”處理手段,俄羅斯則司空見慣了。俄羅斯外交部表示,美國將俄羅斯拉入“黑名單”的行爲越來越頻繁了,這已經是3個半月來的第11次。不過反過來想,俄羅斯能連續11次收到美國的“黑名單”警告,也證明了俄羅斯支持伊朗的態度有多麼地堅決。

自美國宣佈要禁止伊朗的石油出口以來,俄羅斯就明確表示支持伊朗。俄羅斯表態不是爲了石油,因爲俄羅斯本身就是爲數不多的幾個能實現能源自產自供的國家,少了伊朗的石油也無傷大雅,俄羅斯最主要的還是看重伊朗的地理位置,如果伊朗真被的被控制,俄羅斯的海上交易也會受到影響。

於是,俄羅斯一邊進口伊朗石油,一邊又和伊朗合作油田項目,在此期間還時不時地拋售美債,用本幣結算石油,來膈應一下美國;此外,俄羅斯的能源部長還表示,“將繼續協助伊朗”。

美國方面則暫時對俄羅斯的行爲束手無策,畢竟這次對伊朗的打壓沒有獲得國際認可,美國“師出無名”,許多國家還是被迫順從。然而現在,一些國家還開始有倒戈的傾向。

日韓有意倒戈,“禁油令”恐成空談

原以爲11月初,美國真的能實現伊朗石油的零出口。但誰料,美國官方又發佈了一個豁免名單。據IEA報告顯示,10月份,伊朗的石油出口量仍然有180萬桶/日,雖說這已經是伊朗石油出口量下降100萬桶/日的結果,但是“歸零”似乎還有些難度,不知是不是美國在變相地給自己找臺階下。

另外,原本就在豁免名單上的日本和韓國卻表示想恢復對伊朗的石油進口。據路透社消息稱,韓國和日本計劃在明年1月份恢復對伊朗的石油進口。日、韓兩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極高,而豁免期間,兩國分別只有10萬桶/日和20萬桶/日的額度,這對於工業國家來說遠遠不夠。爲了長遠的利益着想,日、韓有必要向美國表示反對意見。

如此看來,“禁油令”可能真的無法長久地實行,而另一邊俄羅斯表態支持伊朗。若伊朗的石油出口最終無法降至零,那這次美國對伊朗實行的“禁油令”可能會變成國際間的談資。

關注【金十數據】,第一時間瞭解國內外財經大事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