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早的時候,我就知道隔壁的賴師傅會給小孩子治療口瘡賺了許多錢,因爲他總是把藥搞成糊狀,所以大家都不知道那是一種什麼藥。,今天我看了李可先生的書才知道治療小孩子的口瘡只要把一味吳茱萸搞成糊狀外敷在小孩子的湧泉穴上就行了。他還說如果把吳茱萸敷在臍上可以治療小兒泄瀉。

李可先生認爲;吳茱萸爲開冰解凍之劑,其性辛熱燥烈,直入陽明,厥陰血分,能破沉寒痼冷,解除一切痙攣‘熱則佐以黃連’。可以治療顛頂頭痛,肝寒疝痛,痛經,眩暈,胃寒嘔吐,吞酸。噎嗝反胃。

傷寒論中的吳茱萸用量是50克,要以沸水沖冼七遍而後入煎,可以避免入口辛辣,以及服後瞑眩。

凡是遇到了小兒,老人或者羸弱病人都要先煎2至3分鐘,再換水重煎則更穩妥。其用量在10至15克之間,如果少於10克就無效。一般使用15克纔有顯效,如果要用至15克以上的,應當先用開水沖冼七遍而後入煎,並加兩倍之鮮生薑,大棗20至30枚,則辛辣減,可保無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