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甲骨文到Uber,他的工作都充滿挑戰

■人物

黃萌,1989年生於重慶,2008年畢業於南開中學,後考入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2012年在耶魯大學獲得計算機專業碩士學位。畢業後進入美國甲骨文公司,2015年到美國Uber(優步)公司任軟件工程師至今。

■聲音

“當你感到非常痛苦的時候,就是快要成功的時候,咬咬牙挺過去前面就是一片海闊天空。”

近日,記者在南坪見到了剛從美國回到重慶的黃萌。“不好意思,有點緊張,隨便聊聊吧!”這個看似靦腆實則內心成熟的大男孩臉上一直掛着微笑。今年28歲的他現在是美國Uber(優步)公司一名軟件工程師。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黃萌的小學、初中、高中都在沙坪壩,那是人生中最幸福也是最重要的12年。“這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我沒有被他們逼着去參加課外輔導班,課餘時間也是做我自己想做、喜歡做的事,我喜歡游泳、網球,我父母也很支持我。學習成績對我來說並不代表全部,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纔是最重要的。”

黃萌的父親告訴記者,兒子學習成績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但興趣愛好也沒拉下。“我沒有限制他對自己興趣愛好的追求,一直在後面支持他,現在看來當年是個正確的選擇。”

2008年,黃萌考入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在4年的大學生活中,我每一年都到不同的國家去,當志願者、旅遊、學習,這是一種難忘的經歷。”

“要珍惜眼前擁有的一切”

“2013年,我在耶魯大學攻讀計算機專業碩士學位,腦子裏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到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去。”黃萌說,“我大學所在的國家經濟發達,衣食無憂,生活很自在。但我一直在想這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在哪裏?那裏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在徵得學校同意後,黃萌休學半年踏上非洲。在那裏,他見識了什麼是最純粹的爲了生命而生活。至今最令我難忘的是,在非洲加納東部一個村莊當志願者的經歷。

“我在當地小學教英文、數學和中文,那裏的條件異常艱苦,物資匱乏,有時甚至沒水洗澡。那裏生活物資都是配發的,有些人每週一三五能喫到東西,二四六沒東西喫,而我有‘特殊’待遇——每週一塊雞翅……在那裏我學到了:人要學會感恩,要珍惜眼前擁有的一切。”

“人生需要更多挑戰”

2014年耶魯大學畢業後,黃萌來到美國硅谷,進入甲骨文公司。黃萌說:“那是一家穩定得令人可怕的公司,各種工作模式都固定了,按部就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沒有創新,平淡得令人抓狂,這確實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人生需要更多挑戰。”

2015年10月,黃萌從甲骨文辭職來到了Uber公司。在那裏,黃萌工作量增加了數倍。“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公司只要需要你,你就得馬上出現。我所在的團隊負責全球用戶平臺的設計與搭建,電話24小時開機,隨時待命。”

黃萌表示,Uber讓他體會到了什麼叫“學得越多,知道得越少”,自己經常擔心不能出色地完成工作。“不過,重慶崽兒的性格就是天生不服輸!我很快克服了這些消極情緒帶來的負面影響,在Uber站住了腳。我要感謝當初的自己,沒有安於享樂,而是跨出關鍵一步,迎接了新挑戰,才能成就現在的我。”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吳黎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