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市安委辦組織我市多家主流媒體組成的“江城安全行媒體採訪團”通過多次走訪,對全地區在安全生產中的亮點工作宣傳報道。

  11月6日,採訪團一行走進樺甸市,感受這裏視安全生產爲不可逾越紅線的濃厚氛圍。

   1

  樺甸市煤礦和非煤礦山企業居多,安全監管任務重,形勢一直不容樂觀。

  2016年,樺甸市在吉林地區率先成立礦山救護隊。樺甸市政府先後投資3000餘萬元建設吉林地區首個礦山應急救援訓練基地,切實改善樺甸市礦山救護隊的訓練條件。

  目前,礦山救護隊立足樺甸,救護輻射永吉、磐石。

  救護隊現有個人成套救護裝備31套和與之配套的檢驗、檢測儀器。高倍泡沫滅火機、生命探測儀等先進救援設備設施,已及時、準確應用到現場救援中。救護隊配備的人員、設施、裝備等已完全具備礦山專業救援要求。

  2

  在樺甸市另一處安全生產重點監管對象——樺甸金城綜合樓建設項目工地,工人正按安全生產標準文明施工,現場秩序井然。

  “深基坑、高支模"是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危險性較大的工程,施工單位在作業前嚴格編制施工方案,並聘請建築行業專家針對方案進行論證。

  監理人員現場全程監督,安全監管部門對項目日常安全生產進行全方面監管,今年該項目順利通過省級建築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考覈驗收,初步被評定爲省級標準化工地

  近年來,樺甸市先後出臺《樺甸市關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的若干規定》等一系列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全市安全生產模式步入制度化、規範化軌道。

  在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方面,樺甸市投資300萬元建立安全生產信息化平臺,26戶礦山和1戶危化品重大危險源企業併網互聯互通,實現企業在線監測、預警防控和監管執法一體化、信息化管理。

  從2016年開始,樺甸市財政每年出資180餘萬元,聘請專業中介機構,對全市重點行業企業開展安全隱患和職業健康檢查。通過專家組與監管部門聯動配合,有效遏制了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樺甸市市級領導成立11個“市級安全生產督導檢查組”,在主要節日、重大會事期間,對全市各領域深入開展督查檢查,有效促進了企業安全監管水平的提升。

  樺甸市深入落實“安全治理年”各項工作,以建設和落實安全生產“五大體系”爲抓手,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爲全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創造了穩定的安全環境。

  記者丨趙悅彤 實習編輯丨高立支

  責編丨李少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