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勝利召開,李克強總理在大會上發表了本年度政府工作報告,在2019年主要目標中,有不少亮點。“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6.5%”;“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000萬以上;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左右;赤字率擬按2.8%安排”;其中國內生產總值(GDP)、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城鎮調查失業率、城鎮登記失業率等均經常成爲事業單位考試經濟部分熱點。考生們除了需要準確記憶政府工作報告中相關數據外,還有必要對其這些經濟名詞的內涵加以瞭解。

一、GDP(國內生產總值): GDP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爲一年)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從它的定義中,可提煉出以下考點:勞務、存貨計入GDP(由於我國是用生產法計算GDP,因此並不要求銷售出去,另外勞務也具有社會價值,計算入GDP);原材料、中間產品,二手交易,自產自銷,財產轉移(發紅包、繼承等),自然增值等不計入GDP(因爲原材料、中間產品不是最終產品,故不計入GDP,否則會導致重複計算;一手交易時已經是最終產品,因此二手交易不計入GDP;GDP是計算社會產值的指標,因此自產自銷不計入GDP;財產轉移、自然增值不產生新價值,因此也不計入GDP);另外GDP是一個國境(我國GDP原則上不計算港澳臺,港澳臺屬於國內但不屬於境內)的概念,凡是發生在中國的最終市場產值,無論生產者國籍,均計入我國GDP。

二、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它是在特定時段內度量一組代表性消費商品及服務項目的價格水平隨時間而變動的相對數,是用來反映居民家庭購買消費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經常用其作爲通貨膨脹率的衡量指標。考試中常涉及以下考點:CPI超過3%,認爲發生了通貨膨脹;CPI超過5%,認爲發生了嚴重的通貨膨脹。

三、失業率:失業率是失業人口(具備就業能力且願意就業但尚無工作的人口)和具備就業能力且願意就業的人口的比率。在考試中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1、失業率不可能爲0,亦即充分就業不等於完全就業;會有很多不可避免的因素造成失業(如跳槽,在經濟學中屬於摩擦性失業);我們只能無限接近自然失業率(約5%)而無法完全消除它;2、我國目前使用的仍然是城鎮登記失業率,但其本身存在數據不完全的缺陷(存在大量未登記而具備就業能力且願意就業的人口),故逐步在向較爲準確的城鎮調查失業率轉變,故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此二種指標都做了規定。

【例題】(單選)關於我國失業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我國失業率統計方法與西方發達國家相同

B.我國政府公佈的失業率覆蓋了城鎮和農村

C.我國政府公佈的是城鎮登記失業率

D.我國政府公佈的是自願失業率

【答案】C。解析:我國政府公佈的失業率指標目前仍是“城鎮登記失業率”,因其本身缺陷,正逐步向城鎮調查失業率轉變;故本題正確答案爲C。

希望大家熟練掌握經濟學概念及考點,準確作答。中公祝您成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