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扶典口西江特大橋工地到河東河西防洪堤施工現場,從梧州循環經濟產業園到梧州粵桂合作實驗區,到處是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這場景,這氣氛,讓人再次觸摸到力爭上游的“梧州精神”的脈搏。

那麼,這樣的力爭上游拼搏精神源於何處?

衆所周知,龍舟運動在梧州積澱着深厚的羣衆基礎,龍舟競賽之所以吸引人感染人,不僅是因其紀念古人,更因其能激發今者,都說“寧荒三年田,不願輸一船”,就算是失敗了,也要勇敢拼搏、一往直前。由此生髮凝結的龍舟精神,以奮勇爭先、力爭上游、同舟共濟等爲精神特質和文化基因,始終浸潤和滋養着梧州這片熱土以及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正是這種力爭上游的龍舟精神,讓梧州擎起責任擔當的旗幟,一路向前發展。

划龍舟(資料圖) 陳凡攝

當前,梧州迎來新一輪發展——按照自治區黨委賦予的新定位和新要求,梧州將全面對接大灣區、深度融入珠三角、提升珠西經濟帶、建好廣西東大門,機遇與挑戰前所未有。爲了把“東融”戰略落到實處,就需要我們增強發展的緊迫感,革除陳舊觀念,大力弘揚力爭上游的梧州精神,匯聚不斷向上的力量。

大力弘揚力爭上游精神,就要我們划槳行好船,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要有力爭上游的精氣神,就絕不能把“東融”戰略當口號,絕不能得“軟骨病”。要切實補足精神之“鈣”、強健奮進之“魂”、提振拼搏之“氣”,來點亮信仰燈塔、確立價值座標、涵養精神境界。

在對接大灣區、融入珠三角的過程中,肯定會有這些那些很多難關要闖。開弓沒有回頭箭,正是中流擊水時。此時,我們更要堅決反對消極無爲、懶政怠政、不思進取、馬達空轉。要弘揚好力爭上游的精神,就必須既要有魄力、定力,又要有毅力、耐力。要務實篤行、敢於創新,不畏險阻、攻堅克難,啃掉一批“硬骨頭”,拔除一批“攔路虎”,穿越問題峽谷,擁抱改革紅利。

弘揚力爭上游精神,我們還需要更開闊的視野,敢於突破。要跳出梧州看梧州、站到明天看今天,以敢於爭先的勇氣、善學善爲的風氣、迎頭趕上的志氣、勇於超越的豪氣,敢於同強的比、勇於向高的攀、善於跟快的賽,把梧州的發展和各自領域的工作放到廣西、全國的視野去高定位、找差距、抓創新、出亮點,不斷超越自我、奮力趕超先進,努力在力爭上游中推動梧州跨越發展。

新時代開啓新徵程,新時代呼喚新精神。

推動梧州發展“東融”新跨越的歷史重任,呼喚梧州黨員領導幹部新的使命擔當,以力爭上游的姿態,不甘人後,競相爭當“拓荒者”“開路人”,堅定不移地朝着梧州“東融”發展新跨越的路子大踏步前行。

梧州發佈

wuzhoufabu2015

梧州發佈編輯部

編輯:王子雪

來源:西江都市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