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ika AI會複製你的人格,形成數字版本的你。

TechXplore.com網站報道,印度Shree Devi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進行一項研究,將熱門電視劇《黑鏡》中令人毛骨悚然的劇情搬進了現實。他們設想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讓人們與數字虛擬版本的已故親人建立聯繫。

研究人員施里亞·迪瓦迪加(Shriya Devadiga)和巴克提·謝蒂(Bhakthi Shetty),希望對這一交織着奇幻和不安的設想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他們對應用程序“Replica AI”非常感興趣。這款app可以創建和複製用戶的數字人格,並能與他人交流。迪瓦迪加接受TechXplore採訪時說:“我們從Replika AI的創始人尤金妮婭·庫伊達(Eugenia Kuyda)那裏獲取了研究的基本思路。Replika AI的目標是創造個人的數字人格,幫助人們通過有益的對話來表達自己。當死亡降臨時,人的肉體消失,但在其一生中發送過的短信、帖子和其他數字記錄會長久保留下來。雖然在一段時間內,亡者的親朋好友們會希望將這些數字痕跡從他們的腦海中抹去,但當對親人的思念湧上心頭時,又會感到無所適從。因此,我們的研究初衷是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這種痛苦的方法。”

迪瓦迪加和謝蒂的研究探討了數字意識,即虛擬永生的概念。這是一個假設的概念,需要在計算機中存儲或轉移人的個性。通過計算機技術,可以創造出行爲、反應和說話都與特定人類相似的“數字人”。俄羅斯程序員庫伊達開發的應用程序“Replika AI”,可以利用一個人的數字對話和聊天記錄來創建一個由人工智能驅動的聊天機器人,並複製這個人的交流模式。迪瓦迪加等計劃使用Replika AI從亡者的朋友和親人那裏收集關於亡者的信息。基於這些信息得到的人工智能系統將是一個三維數字化身,他的談吐將與亡者非常相似。這個虛擬數字人甚至可以直接從雲端訪問數據。迪瓦迪加說:“現在的技術已經允許我們與模仿已故者的人工智能機器人進行交流。用戶只需打開邀請鏈接,就能與已故親友的複製品進行通信了。”迪瓦迪加等提出的數字人技術還能用於人形機器人,但這種機器人還不是特別成熟,需要電解液激活,工作半徑不能超出激活點25米。迪瓦迪加說:“這項技術能將人與逝去的親人聯繫在一起,不必再承受永久失去親人的痛苦,這會讓人們戰勝死亡的恐懼,讓愛得以永生。”

雖然數字人無法取代死去的親人,但它或許可以幫助分擔失去親人的痛苦。目前,這些設計還處於原始階段,還有很多改善工作需要進行。例如,增大人形機器人的工作半徑。

編譯:雷鑫宇 審稿:阿淼 責編: 唐林芳

期刊來源:《Asian Journal of Convergence in Technology》

原文鏈接:https://techxplore.com/news/2018-11-exploring-resurrection-digital-consciousness-ai.html

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爲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