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明確科創板要瞄準集成電路等五大領域

在本月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專程調研上交所之後,上海市委書記李強20日下午特意前往部分金融機構,圍繞“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開展調研。

李強先後調研了交通銀行、證監會上海監管局、銀保監會上海監管局籌備組和上交所。在上交所召開座談會時,李強聽取了上交所理事長黃紅元關於科創板籌備工作以及與浦東新區合作建立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有關情況彙報。

根據券商中國披露,李強強調,要瞄準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等關鍵重點領域,讓那些具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獨角獸”“隱形冠軍”企業真正脫穎而出。浦東新區要與上交所進一步深化合作,加快推動基地建設發展,努力把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打造成爲培育孵化更多優質企業的重要平臺。

上交所正爲科創板“招兵買馬”

11月14日上午,上交所發行上市部總經理魏剛公開表示,科創板爭取2019年上半年“見到成效”。

另有媒體稱,本月底下月初將會推出設立科創板的徵求意見稿,最快明年一季度首批企業可在科創板掛牌。

目前,上交所正在爲科創板“招兵買馬”,而一些上海科創企業也積極備戰

(圖片來自上交所官網)

93家投行729個項目曝光

券商中國不完全統計顯示,剔除目前正在進行A股IPO排隊的項目,93家投行1699個進入輔導期的IPO項目中,科技型企業(含“高端裝備、高端技術、機器人、集成電路、電子軟件、醫科、生物、網絡、新材料、新能源、醫療醫藥和智能”)有729個。

其中,招商證券廣發證券國金證券海通證券、民生證券和中信證券高居前六強,儲備的科技型企業數量均在30個以上。

科創板的推進速度或加快

中金王漢鋒在最新的研報中預計,具備一定的先進核心技術壁壘、產業自主性較強、有潛在進口替代能力、研發投入較高且初期成本壓力較大的企業有望優先考慮。若盈利及股權結構限制放開,不排除部分海外上市公司和“獨角獸”企業也可能通過登陸科創板的形式A股上市。新三板直接轉板科創板的轉板機制也有望研究推進。

報告還指出,科創板的推進速度可能會明顯快於此前的中小板創業板和新三板(這三個板塊從初期有設立意向到真正成立均經歷了至少兩年左右的時間)。根據上交所相關官員表示,科創板將爭取在明年上半年“見到成效”。結合此前中小板和創業板成立的經驗,預計成立初期可能會選擇一些典型性企業試點。

對於投資含義,報告認爲:

結合此前創業板成立前後的歷史經驗,在科創板提出初期部分相關標的,如科技創新類企業及業務涉及創投領域的企業易受到市場的階段性關注。

券商及相關金融機構會直接受益於科創板成立帶來的增量業務貢獻。

中長期來看,科創板成立將爲更多高新技術企業提供投融資支持,如果部分制度突破也通過科創板的先行試點未來進一步推廣至其他板塊,也將推進中國整體資本市場的改革與開放。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