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走過40年,許多難忘的記憶已經定格在歷史的底片上。

  眼前這張照片拍攝於1985年4月,地點是山西省河津縣(今河津市)縣城街頭。幾張簡陋的桌子前後圍滿了人,一位頭髮花白的長者坐在桌子後面,專注地傾聽羣衆訴說。

  這是33年前,時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楊易辰(右二)到山西調研時,在河津縣親自接待來訪羣衆的一幕。

  由於歷史原因,改革開放初期,社會上的信訪積案很多,羣衆有苦無處訴、有冤無處申,一批老案得不到處理,一批新案又拖成老案。

  1984年6月,山西省河津縣檢察院“羣衆來訪接待站”的牌子在該縣城關鎮第一次掛出時,轟動了縣城。人們奔走相告,從四面八方湧來,告狀的、申冤的、評理的絡繹不絕,紛紛稱讚這是方便人民羣衆的新鮮事。

  轉年4月,楊易辰檢察長到這裏調研並親自參與接訪。時年已71歲的楊老在塵土飛揚的集市上當街一坐,不僅開啓了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第一次在基層直接接訪的歷史,而且在廣大人民羣衆心中掀起了無限波瀾——許多羣衆把檢察官的這種舉動看成是黨的行爲。在一次次真誠、樸素的交流中,檢察機關與人民羣衆的距離拉得更近了,人民羣衆對黨的感情也愈加深厚。

  40年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檢察機關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在改革開放後歷任最高檢黨組書記、檢察長黃火青、楊易辰、劉復之、張思卿、韓杼濱、賈春旺、曹建明、張軍的帶領下,不斷創造符合黨和人民意願的工作業績,引領人民檢察事業始終沿着正確的方向砥礪前行。

  40年毫不動搖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檢察機關作爲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機關,既是司法機關,更是政治機關,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最根本的要求。

  從改革開放40年來檢察工作發展歷程來看,有一個重要啓示全體檢察人員感受尤深——1978年檢察機關恢復重建至今,“講政治”始終是歷屆最高檢黨組工作指導思想上一以貫之的首要理念。

  從歷屆最高檢檢察長當選後表態,到履新後外出考察調研;從每年全國檢察長會議,到每年在全國兩會上報告最高檢工作;從召開全國檢察機關電視電話會議,到發佈不同時期檢察工作發展規劃綱要等,“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牢牢把握檢察工作的政治方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等鮮明表述在最高檢各種重要會議、重要文件和重要場合被反覆強調。

  1983年6月7日,時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黃火青在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報告改革開放後1978年至1982年五年檢察工作時,多次提到改革開放後五年來的成績與牢牢堅持黨的領導密不可分。他說:“五年來,各級人民檢察院在中央和各級黨委的領導下,在各級人大常委會的監督下,嚴格依照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憲法、法律辦事,在打擊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維護社會主義法制,保護國家和人民的權益、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勝利發展的鬥爭中,發揮了法律監督機關的作用。”

  之後,最高檢歷任檢察長都把“講政治”擺在突出位置,強調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檢察機關和檢察人員都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清醒和政治自覺,堅決把檢察工作置於黨的絕對領導之下。

  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檢察機關旗幟鮮明地提出“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018年3月23日,張軍履新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後的第一次公開講話就明確指出,各級檢察機關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努力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做到“兩個維護”,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張軍強調:“講政治是對檢察機關的根本要求,也是推動檢察工作發展的最重要的基礎保證。檢察機關必須始終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維護黨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中的絕對領導地位,把講政治落實到檢察工作的方方面面,維護黨在方方面面的絕對領導地位。”

  40年毫不動搖圍繞黨中央工作大局履職盡責

  事在四方,令在中央。堅持黨的領導,首先是聽從黨中央的號令。檢察工作作爲黨中央工作大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與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緊密聯繫在一起。自覺在大局下行動也始終是檢察工作的中心目標和檢察機關的責任擔當。

  40年來,“毫不動搖圍繞黨中央工作大局履職盡責”成爲全國檢察機關最主動的工作選項——切實找準檢察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切合點,切實找準檢察工作的着力點,主動服務改革開放、服務黨和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改革開放起步時期,全國撥亂反正,各級檢察機關積極參與平反冤假錯案工作,全面落實黨的政策;最高檢組成特別檢察廳公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維護了社會主義法治尊嚴;全力參與1983年第一次“嚴打”鬥爭,增強了人民羣衆安全感;依法從重從嚴打擊刑事犯罪,助力恢復良好的社會治安秩序……

  改革開放發展時期,檢察機關根據黨中央工作部署,加強經濟犯罪的檢察工作,嚴懲經濟領域嚴重犯罪活動;發佈通告敦促貪污及受賄分子坦白自首;在全國普遍開展舉報工作;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教育整頓;全面推行檢務公開;大力推行人民監督員制度;積極開展追逃追贓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檢察機關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法治保障的作爲更加主動,檢察工作在黨中央工作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更加凸顯。最高檢先後圍繞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一帶一路”建設、非公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健康中國建設、食藥安全司法保護、產權司法保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維護金融安全、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服務保障“三大攻堅戰”、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等,連續頒佈了一系列政策指導和服務保障意見。

  尤其是在重大原則、重大考驗面前,檢察機關和檢察人員講政治、顧大局,聽招呼、守紀律,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檢察機關反貪機構、職能、人員轉隸過程中,各級檢察機關對中央作出的重大決定積極支持擁護,全力配合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四級檢察機關反貪部門已全部順利完成轉隸任務。

  2018年3月27日,張軍檢察長在全國檢察機關學習貫徹兩會精神電視電話會議上,明確提出新一屆最高檢黨組關於檢察工作的總體要求,即“講政治、顧大局、謀發展、重自強”。他說,要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切實抓好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努力答好新時代檢察工作人民滿意答卷。

  40年毫不動搖貫徹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

  征程萬里,信念如磬。中國共產黨人初心使命是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檢察機關講政治的根本目的是爲人民服務。不管時代如何發展,社會如何變化,心裏想着人民、一心爲了人民,始終是我們的立黨之本、興黨之要。

  40年來,最高檢把民心看作是最大的政治,主動適應不同時期社會矛盾的新變化,自覺把以人民爲中心作爲看問題、想對策、抓落實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着眼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公平正義的需要,堅持人民檢察爲人民,妥善處理涉民生案件,加強民生司法保障,切實尊重和保障人權,不斷增強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始終堅持國家法律監督機關的憲法定位,堅決擁護黨中央關於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自覺尊崇憲法,嚴格實施憲法,堅決維護憲法;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檢察官作爲公共利益的代表”這一重要指示,全面推進公益訴訟,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加強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法律監督,推行捕訴合一,促進良法善治。

  ——始終全力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深入開展掃黑除惡、緝槍治爆、禁毒掃黃等專項行動;持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連續多年與公安部、國家衛計委等部門發佈懲處涉醫犯罪維護醫療秩序的意見,開展專項行動,共建平安醫院;頒佈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8項舉措,與中央綜治辦等共同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與教育部共同開展“法治進校園”全國巡講活動,專門對懲治侵害幼兒園兒童犯罪行爲作出部署;發佈懲治“村霸”和宗族勢力犯罪11條意見,開展專項行動,維護農村穩定;深化涉法涉訴信訪改革,重視檢察環節矛盾化解,促進信訪秩序明顯好轉。

  ——始終敢於監督、善於監督、依法監督、規範監督,加強對公安機關辦理經濟犯罪案件的監督,規範執法行爲和辦案程序;堅守防止冤錯案底線,監督糾正“張氏叔侄強姦殺人案”“陳滿故意殺人案”“於生英殺妻案”等一批重大冤錯案件;對法院再審的聶樹斌案、呼格吉勒圖案、內蒙古非法收購玉米案、孫氏三兄弟涉黑案等,檢察機關成立專案組認真複覈證據,提出糾正意見,共同糾錯;強化刑事立案、偵查、審判監督工作,依法推動“王玉雷故意殺人案”“辱母殺人案”等重大敏感複雜案件的糾正……

  以對人民羣衆最樸素的感情,做人民羣衆最關切的事情,檢察機關通過一點一滴的努力,拉近了與人民羣衆的感情,人民的主體地位也在一個個真切的中國檢察好故事中得到具體體現。

  來源:檢察日報

  文字:郭洪平

  編輯:田 昊

  監製:楊 柳

  你可能喜歡的文章:

  被男友打,不算家暴??

  D&G老闆終於出面道歉了,你接受嗎?

  “嚴書記”被逮捕!涉嫌受賄罪

  【走心短片】法律跑者:正義和“全馬”都是信仰

  男家教多次猥褻女孩,檢察長親自抗訴:判少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