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很多課程中,都包含了指數基金的投資方式和具體指數的科普,那麼如何根據當下市場選擇指數也是一門學問,尤其是對於大環境的變化來說,如果不及時把握,很容易錯過反彈機會,比如當下的中小盤指數——中證500。

(一)、最火不過“中小盤”

11月上半段,市場在沒有明確主線和題材下,創投、重組、5G、環保等等可謂百花齊放。雖然熱點多而分散,但都在中小盤得到了集中的體現。

首先,比較直觀的表現就是中小盤指數表現出明顯的強勢。其中以中證1000和中證500漲幅最爲明顯,截止2018年11月19日,中證1000近一年以來下跌幅度超過34%,中證500下跌超過28%,但在近一個月以來漲幅分別在15.55%和13.65%。

數據來源:wind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 數據截止日期:2018年11月19日

要知道,中小盤經過近三年的調整,整體估值泡沫已經大幅壓縮,從估值上來看,滬深300的PE爲10.84,中證19.97,對比來說還是中證500要高,但是從歷史PE來看,中證近一年的下跌幅度更深。

其次,流動性和併購等政策導向是中小盤表現最重要的驅動因素。

今年以來三次降準,下半年流動性將逐步由中性轉爲寬鬆,而低利率,銀行間利率的下降終究會傳導到實體經濟,與此同時,證監主管部門對於放鬆重新鼓勵兼併重組和再融資的政策,更促使超跌小盤股成交量放大。

那麼問題來了,對於投資者來說,如何在當下獲得超額收益呢?金魚原來的觀點是,如果投資者過去5年或者更長的週期中戰勝了市場,取得了超額收益,那麼大可以通過選擇主動型管理基金甚至直接選股操作,如果沒有,那麼當下選擇被動指數投資的方式至少不會落後於市場。

不過,對於目前很多中小盤指數的估值底部特徵以及快速增長的盈利能力來說,獲得一般收益的安全邊際更高,並且通過投資策略加權指數(低波動指數)增強指數來獲取超額收益也是可能的。

(二)、中證500怎麼樣?

目前市場上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中小盤股票指數分別有中證500、中證800、中證1000和創業板指,關於這幾個指數我們可以從幾個角度進行分析對比。

首先是從傳統估值的角度來看。中證800和中證500已經到了歷史估值的底部,市盈率分別爲11.9和20,價值很有吸引力,這裏選擇近三年的PE進行統計的,從歷史區間來看中證500處於估值處於底部區域即6.6%。

數據來源:WIND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 數據區間:2015.11.20--2018.11.19

其次,是從盈利的角度對比。ROE越高,說明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從歷史ROE來看,雖然中證800和創業板指的利潤增速最好,但從利潤增速的變動幅度來看,近三年來中證800、中證500、中證1000和創業板的變動幅度分別爲-3.98%、21.57%、65.80%、3.88%。很顯然,中證1000和中證500的利潤增速上浮最大,並且還在持續增長。

數據來源:wind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 數據區間:2015.11.20--2018.11.19

所以從綜合對比來說,中證500的估值下蹲幅度較大,且盈利能力穩健提升,說明目前投資中證500未來上漲的概率更大,安全邊際更高。爲什麼相較中證800和中證1000更有優勢呢?這裏還涉及到一個統計。

招商證券將過去10年當年年初市值和企業盈利增速進行分組比較,結果顯示,平均市值越低,增速反而越慢,平均市值越高增速反而越快。也就是說,在小盤股裏面挑成長股概率要低於在相對市值較大的股票挑選。從這個角度來說,中證500與中證800、中證1000的區別在於,中證500選取的中盤股市值規模更大,當熱點事件來臨時,中等規模的企業更易受到利好的影響而集中體現在中證500指數上。

數據來源:Wind,招商證券 數據截取日期:2018年11月13日

(三)超額收益是真的嗎?

可以通過跟蹤中證500獲得超額收益,爲什麼這麼講呢?

1、一般的中證500指數基金

首先,中證500代表了A股市場中,中等規模排名前500的企業,是中盤股的代表指數。

中證500指數就是將全部滬深300指數的300家公司排除,然後將最近一年日均總市值排名前300名的企業也排除,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選入大公司。在剩下的公司中,選擇日均總市值排名前500名的企業,這就是中證500指數了。

數據來源:WIND 數據截取日期:2018年11月20日

目前,市場上一共有20只跟蹤中證500的普通被動型指數基金(聯接基金不包含在內),這些基金的成立時間普遍比較長,且除了基金規模差異之外,費率並不較大差別。那麼當下選擇投資這些一般的被動指數基金的方式至少不會落後於市場。

從選擇方法上,我們在《指數基金投資技巧第五課》與《基金投資必修課第三十二課》中都提到了具體方法,即根據它的跟蹤誤差,跟蹤誤差越大,說明基金收益率與標準收益率之間的偏差越大,沒有很好的跟蹤指數,所以我們要選擇跟蹤誤差偏小的基金。

本文繫好買商學院原創,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註明來源於“好買商學院”。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否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免責條款:本文內容爲基於公開資料研究完成,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審慎決策、獨立承擔風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