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11月23日)下午,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發佈了《關於調整天然氣進口稅收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在通知中,財政部表示,自2018年7月1日起,將液化天然氣(LNG)銷售定價調整爲28.06元/GJ,將管道天然氣銷售定價調整爲0.99元/立方米;而2018年4-6月期間,液化天然氣銷售定價適用27.35元/GJ,管道天然氣銷售定價適用0.97元/立方米。相比而言,7月份以來液化天然氣的價格上調了0.71元/GJ。

分析認爲,冬季將至,中國天然氣的供應形勢仍趨於收緊,去年冬季華北和華中地區大規模“氣荒”仍令不少人對2018年的天然氣供應感到擔憂。目前,中國已經成爲液化天然氣最大進口國,消耗了全球逾10%的液化天然氣。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中國液化天然氣進口量同比上漲27%至歷史新高6857萬噸。爲了更好地保證天然氣供應,除了進口之外中國也在不斷加大對天然氣的開採和儲運,同時增加對LNG接收站以及儲能設施的投資。

數據顯示,今年10月已有33艘新LNG船的訂單,而2017年全年僅19艘,2016年則只有6艘。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天然氣產量129億立方米,同比增長9.7%,增速比上月回落0.8個百分點。1月至8月,天然氣產量爲104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9%;預計2018年全年產量將超過1600億立方米(即681.6億噸),2020年產量將超過1800億立方米。

也就是說,今年全年我國液化天然氣的產量預計將遠遠超過去年的進口量。不過,這對於日本而言可能並非一個好消息。今年5月底日本三井物產高價拿下位於莫桑比克的全球最大天然氣田,日本計算顯示這一天然氣田換算成液化天然氣達到21億噸,足夠日本20到30年的用量,並且當時還打算出口到中國。而隨着中國天然氣開採量的增加,日本人再想趁着“氣荒”敲中國一筆,可能有點難度了。

關注【金十數據】,第一時間瞭解國內外財經大事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