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高星级酒店,我们想到的可能是如帆船般的迪拜阿拉伯塔,或者是充满异域风情的巴黎丽思卡尔顿,还或者是有着远东贵妇之称的香港半岛酒店,但毫无疑问,所有这些高星级酒店都由一座座五光十色的高楼大厦构成。

  与高楼大厦相反的是,在本月,上海有一座海拔为负88米的五星级酒店正式开放,那就是被简称为深坑酒店的天马山世茂酒店。

  提到坑,其实在汉语言中不算一个好词汇,做名词的坑意味陷阱,做动词的坑代表着欺骗,那这个深坑酒店难道意味着等人入坑?答案并不是。

  (道教动漫一人之下中擅长挖坑的宝儿姐)

  很多酒店在建造前都会讲究风水设计,在不少酒店业主和建筑设计师看来,风水并不是迷信和盲从,而是借助中国传统道教文化里的智慧给酒店带来更多的助力。

  这样看来,深坑酒店应该也做了很多相关调理。

  例如上图中,整体建筑上,即使完全不懂风水的人也能看出来这是一个太极图案,连阴阳鱼眼都设计齐备,还有多次运用圆形设计,都是起到增旺水局财势和弥补深坑所缺阳气与动势等功效。

  酒店乃至建筑设计行业对风水的重视和研究一直存在,但在普通大众心中,提到风水,有些人会觉得神秘莫测,还有些人会想这是不是封建迷信等等,实际上,风水并不等同于迷信,其最核心的立足点就是道教所倡导的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等,实质上就是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和谐与促进。

  “风水”一学,也叫青乌术、青囊术或堪舆术,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兴起,据传风水学说的创始人就是道教女神九天玄女,而关于风水的最早定义,源自晋朝郭璞的《葬书》,其中说到:“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即“藏风聚水”。

  在古代,风水学源远流长,极为发达,相应的也产生了许多风水学大师,例如《史记》中便有相应记载,但风水学更为全盛的时期还属隋唐,这一时期名家辈出,著述宏富,如杨公杨筠松,有《疑龙经》、《撼龙经》等著作,还有我们很熟悉的袁天罡,李淳风等等。

  在今天,风水虽然仍然深奥但并不算十分神秘,在国内很多以建筑专业闻名的高校中其实都会有所涉猎,例如武汉大学就曾经开设“建筑与风水”选修课。

  而在国外,港台日韩东南亚自不必多说,即使如德国、俄罗斯等西方国家的民众也同样对风水十分推崇,例如在德国慕尼黑,柏林,科隆等城市,很多专业研究和推广风水学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随之出现的,还有一批手持罗盘,金发碧眼的风水大师。

  从前,在敦煌学研究上有段公案,叫“敦煌在中国,可敦煌学在日本”,如今随着我国对敦煌学研究的进步,已经可以自豪地说一声敦煌学也在中国了。

  相信,风水一学在当今传统文化复兴之际也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