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房价跌了5成,还多,完全没有需求。

  前段时间,一次自媒体线下聚会,一位熟悉燕郊楼市的朋友告诉我的。

  近一年多是燕郊乃至整个环京的楼市的暗黑时刻,整个市场趋于冷冻,新房和二手房全都没有成交。零星的成交也经常曝出各种违规操作:商改住,未拿到手续就预售,代办资格……

  我又多问了一嘴,燕郊房价还会跌吗?

  这位朋友给了肯定的答复。

  调控会上瘾,这种上瘾更像是负担,人为拦住了一大波需求,一旦放开会不会像炸开堰塞湖那样,谁也不好说,拖着是唯一的选择。

  野村证券的陆挺团队近期倒是出了一份研报,明年春天或者之后会放松在大城市的调控。有点过于乐观了。

  假如真的应验,那对环京楼市可能是另一个消极信号。眼下北京的购房需求正在缓慢回升,大量限竞房上市,房贷利率松动,其结果是形成一定的虹吸效应,相应的外溢购房需求会进一步减少。

  这一波调控,给予投资客的打击很大,也给跟风的刚需浇了一盆凉水。经常有朋友会问我一个问题:现在手里的积蓄够首付,环京的房子到底能不能买?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虽然环京的房价在跌,但依然不能反映楼市的真实行情,因为没有成交,而需求的消失并不是源于市场的自发调整。

  焦虑的购房者不在少数。对于不少打拼在北京的外地工薪族来说,燕郊的房子现在买得起,但却买不到,这一点很要命。他们更焦虑的是,一旦放开,会不会又没自己什么事儿了。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调控也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特别是受到雄安的拉扯后,这片区域更是看不到松绑的时间表。

  环京楼市的未来到底在哪?

  虽然很难判断,但我还是想简单聊聊。

  同样是卫星城市,环京相比长三角有很大区别。环京周边基本上是老又穷,本地需求非常有限,环京楼市靠的全是北京这个核,过去年几年楼市的疯狂,8成需求来自北京,1成是更远的投资客,1成是本地需求。这种需求结构决定了调控必然立竿见影。

  当前环京楼市已经彻底跌入熊市,从整体布局来看,环京楼市重新向好,未来也不会再通过外溢需求来拉动,而是主要通过内需拉动。只有环京的产业上了,经济搞上来了,老百姓收入增长了。而这必须依托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基于以上条件的楼市复苏才是合理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北京新机场将于明年6月竣工,9月正式投入运营。交通等公共服务先行,相关配套产业的跟进,逐步形成产城融合的局面,留住了人,再留住消费,这就是内需。

  当然,这所有的都是需要时间来完善。也正因为如此,环京楼市的复苏必然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已经深陷其中的投资客,必然继续煎熬,割肉恐怕都找不到接盘者。

  而对于在京打拼有首套房购房需求的朋友们来说,环京楼市现在依旧没必要去考虑。

  1、没房票;

  2、环京的房价还得跌;

  3、目前环京楼市更大的问题是水非常深,而不是价格的波动,开发商靠忽悠卖房子,几十万上百万的积蓄扔进去,换来的可能不是房子而是纠纷;

  4、北京本身有更多的房子可以考虑。300万左右的二手房现在出来不少,大量的限竞房也可以去淘。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