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智慧,讓人歎服,而在《老子》一書的第一章,就記錄着貫穿整個老子思想體系的“道”,這個道不可言說,卻十分玄妙,在老子的描述下,世人漸漸意識到,原來這個世界還存在讓萬物之所以是萬物的存在。同時,又從道的身上,不僅是老子,後世許多人都瞭解到,人之強作妄爲對自身會產生巨大的損傷。這種損傷,往往是人本身的道被矇蔽所致。

人本身之“道”被矇蔽,那麼人大抵就屬於被外物所役使的存在了,這種存在在老子眼裏是可悲的。而這種存在說得通俗些,最常見的就是爲了錢或名而活,而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本身的價值是什麼,看似是自己要賺錢用錢,實則,是錢在消耗自己的生命。這種本末倒置,是最讓老子嘆息的情況。

爲了不至於自己淪爲“外物”的奴隸,就要避免本身之道被矇蔽,既然要避免“道”被矇蔽,首先就得大抵知道,“道”是個什麼樣的概念。

《老子》的第一章,十分簡潔精煉地給出了道的大體輪廓,用老子的話說,就是勉強描述了一下這個無處不在,不可描述的道。原文如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這些話的意思大抵就是,“道”本就不是可以用語言來形容的存在,用語言描述出來的,近似於道而非真正的“道”,亦如“道”本身,就是不可以被命名的。當“道”是不可描述那個道的時候,類似“無”的存在,它是天地的本始;當“道”有了名字,道則孕育萬物,成爲萬物的母親。把握了道之“無”的特點。如果保持一個無慾的狀態,我們就能看到道的奧妙,保持一個有欲的狀態,我們就能看到道的矢向。“有”和“無”,本就是出自於同一本源,只是名字不同罷了。有無二者混合,就能達到一個奧妙幽深的“玄”之境界,這個玄,是無量妙用的總門戶。

其實要理解這一章,難點就在於“有名”、“無名”的理解。

首先,老子思想體系裏面的“道”本來就是不可以言說,不可以命名的,它的狀態更像“無”,但也不能說“無”就是它,它是讓“無”成爲“無”的存在,所以“無名”。

那麼,爲什麼無名之道又“有名”,且成爲萬物之母呢?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形而上的道,本無名無態,下落到形而下的萬物上,讓萬物成爲萬物,讓花成爲花,讓草成爲草,這個時候,道因從形而上之理下落,讓形而下之器各具特色,道此時發揮了作用,便出現了“有”。但是這並不是說這個表象之“有”就是道了,因爲道無處不在,不可被定義,我們察覺的,只是道作用在形而下之物的表象。

理解了“有名”、“無名”,我們繼續來理解後面的部分。

在天地未分時,沒有所謂“有”的存在,所以“無”是天地的本始,這個“無”是道的一種體現。而有了天地以後,無派生了“有”,萬物在道的作用下開始展現各自的特色,這裏的“有”,也是道的一種體現,它派生了萬物,而物的存在實則是道之“有”在發揮作用。

掌握了道之“有”和“無”的兩種體現,我們來看看“欲”。“無”之狀態,是真正的無,沒有我,亦沒有萬物,更談不上我之慾了,其實讓人之所以實際存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欲,讓自己成爲一個無慾的狀態,這時就無我、無萬物了,就多少能夠體會到道的玄妙了。而“有”之狀態,是形而上的道下落到形而下之物的體現,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性,是因爲不同的物“自然本性之慾”不同,當我們保持我們的自然之慾,就能看到道在我們身上的“矢向”,這句話大家可以好好體會一下。

“有”和“無”實則是形而上之道和形而下之道的體現形式,它們結合起來之混混沌沌之玄妙的樣子,實則更符合“道”,“道”之本體。哪裏有什麼“有”和“無”,道是不會區分的,因爲道“無私”。也是因爲這個“無私”,道能派生萬物。

可能有些個難讀,但是耐心品味,定能有所得,顏小二希望能讓您有些許收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