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裏瀰漫一股惡臭,地上一片黃水,污穢不堪。她一腳踩進去,污水立馬鑽進鞋裏。離廁所最近的兩間客廳已經“泡湯”,新做的衣櫃和2萬塊的沙發都被糞水染了色。

踩在3cm深的“臭水池”裏,唐女士越看越崩潰,不得不取消喊親友來分享喬遷之喜的邀約。不止如此,她還即將陷入一場一籌莫展的維權中。

本打算邀親朋好友來慶喬遷之喜,打開門卻看到一屋子的糞水。近日,長沙的唐女士就遇到了這樣一件糟心事。

11月22日下午,唐女士在長沙建發·中央公園小區的新房下水道出現反水,整個房子都成了一鍋粥,沙發、櫃子、傢俱、家電全部被糞水浸泡,據她初步估計,損失達十多萬。當天,小區的物業派人過來清理處置,拆開下水主管道,發現堵塞的罪魁禍首竟然是建築垃圾——一節口徑110mm的白色PVC管。

這截管道是誰扔的?這是一個難解的問題。11月25日,瀟湘晨報記者見到唐女士,她一邊清理家中的異味,一邊思考着後續的索賠問題。

現場:一腳踩進去,污水立馬鑽進鞋

唐女士說,按照老家習俗,喬遷得“過火”。爲此,她邀請了很多親友,打算12月9日正式搬家。然而,11月22日下午,她到新家送新買的被褥時,發現家中反水了。

房間瀰漫一股惡臭,地上一片黃水,污穢不堪。她一腳踩進去,污水立馬鑽進鞋裏。離廁所最近的兩間客廳已經“完蛋”,新做的衣櫃和2萬塊的沙發都浸在糞水裏。三間小臥室的地板被泡發,哪怕一直用洗潔劑擦拭,空氣裏還是瀰漫異味。

踩在3cm深的“臭水池”裏,唐女士越看越崩潰。她初略估計,此次帶來的損失有十多萬。

尋因:鋸開廁所管道發現一節PVC管

當日下午,唐女士發現家裏遭殃後,立馬打電話通知了小區物業。物業上門後,進行了長達5個小時的清理。直到23日凌晨,才完全排清糞水。

在清理過程中,物業人員鋸開廁所管道,取出了“罪魁禍首”——一節二分之一的白色PVC管,呈半弧形,截斷的刀口利落。上部分白色,下部分發黑,是二次排水管的接駁口。

唐女士發現,這截PVC管和廁所裏開發商留下的主管道一模一樣,口徑都是110mm。她懷疑,這是一年前開發商留下的“禍害”。

而對此,物業客服部負責人黃依軍解釋說,PVC管是開發商留下的,但卻是二次接口處,是需要業主截斷後,再接廁所水管的地方。

黃依軍說,可能是樓上住戶請的工人在裝修時,切斷PVC管後,“掃”進主管道里。記者瞭解到,唐女士住在20樓,樓上還有13層,同一位置的13戶人家,有6戶還未裝修,6戶已經入住,還有1戶正在裝修,不久前,剛剛完成廁所管道的安裝。

疑惑:樓上13戶人家,該找誰賠償

黃依軍表示,每兩天,物業會有一次管道監督。在最初簽訂物管協議時,也會註明,不能往廁所裏亂扔垃圾,盡到提醒和監督義務。但也無法阻擋業主往廁所裏扔垃圾的行爲,幾個月前,小區內還發生過兩起糞水被堵後反水事件。一次是因爲油漆,一次因爲一塊毛巾。

爲此,他們幫小區業主購買了公衆保險,如果有因物業發生錯過,導致的房內損失,會有相應理賠。

唐女士確認,事發後一天,有保險公司前往查看情況,但對理賠的情況,唐女士存有懷疑。“衣櫃沙發,被浸泡後,肯定是完全不能用了,但保險公司說,只能賠償被浸泡一部分,幾隻桌腳,沙發和櫃子的底部。”而理賠時間,也還需要半年左右。

根據情況,物業建議,可向樓上的所有住戶提起訴訟,依次讓住戶拿出證據,證明堵塞下水道的PVC管並非自己所扔,如有一人或多人無法證明,則由一人或多人共同承擔責任。

律師說法

浩天信和(長沙)律師事務所的申廣林律師說,根據《侵權責任法》,可以和樓上業主以及物業協商,也可以通過律師發函,向物業和樓上已交房居住的業主索賠。對物業而言,是否進行日常檢修和維護,是是否承擔過錯的關鍵。對於唐女士來說,索賠成功的關鍵在於有明確的侵權人,和合理的索賠金額。申律師說,目前需要固定證據,確定賠償金額。(來源:瀟湘晨報 馬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