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00年前的兴宁大曝光,兴田路、西河桥竟然长这样!?

兴宁历史悠久,建县于东晋咸和六年(331年),由古龙川分治而立,县境广跨古兴宁江(今五华河)、右别溪(今五华琴江)、左别溪(今宁江)流域,包括今兴宁、五华两县全境和龙川县东部、紫金县东北部地区,县名由兴宁江而得,县治所在地设在今五华县华城镇雷公墩。明洪武二年(1369年),兴宁县治由洪塘坪迁至今兴城地。

兴宁的老街,摄于1931年。

新市场街,似兴田路,摄于1946-1949年间。

兴宁地处粤东北部,扼东江、韩江上游之要冲,与赣、闽两省为邻,历来手工业、商贸比较发达,明末清初是潮州广济桥盐销售赣南的转运站,年销储量达750余万斤。现在的盐铺街,就是当年的沿河盐仓。雍正九年,朝庭又批准兴宁盐额通融分销江西长宁、会昌、余都、宁都、安远、石城、瑞金、兴国8县,使兴宁的盐商更旺。食盐运销的持续,促进了粤赣、兴潮之间通商事业的发达。兴宁于清朝乾、嘉、道、咸等时期新兴的手工业产品,如毛笔、墨烟、纸扇、草席、土布等均多远销赣南和潮汕一带。特别是1840年海运大开之后,进口洋货都以兴宁为孔道,转销赣南。这就使兴宁的商贸更为繁荣昌盛。清末诗人杨家彦对兴宁当时的繁荣情景赋诗曰:“如山如海闹盈盈,处处灯光庆太平;火树银花真不夜,小南京似大南京。”

兴城镇

沿宁江河的吊脚楼是盐铺街店铺后面河景,浮桥是西河桥景。摄于1905-1930年间。

从画面右边看,兴宁阿哥对摄影很好奇。

沿宁江河的吊脚楼是河唇街后面河景,摄于1905-1930年间。

清末兴宁学宫(孔庙)前的清兵,摄于1901-1910年间。按照清朝的制度,州县设有皂、壮、快“三班”差役,承担州县行政的外勤工作,包括催征赋税、拘传人证、递解人犯、缉捕窃盗、传达政令、随官出差、司掌刑杖以及守卫城门、仓库、县衙等。州县的差役均有定额,各种记载中较为常见的是皂隶16名,快手8名,民壮50名,看监禁卒8名等。猜测这些清兵装扮的应该就是上述差役。

兴城县衙的满清官吏,摄于1902年前。按清朝的制度,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为知县,此外,下面还设有县丞、主簿等事职及典史等事务性官员。猜测中间的就是县太爷(知县),左右是县丞和主簿。

兴宁学宫(孔庙,现兴民中学校内)花园,摄于1905-1930年间。

中山亭,摄于1934年,据史料记载是在兴宁的中山公园内,毁于抗战期间,猜测是被日军飞机炸毁的。

宁江河,左侧是兴宁教会的东面,摄于1932年前。

兴宁一个院子里的织布机,围满了人,摄于1891-1905年间。

学徒在宁江河里漂洗织布,摄于1905-1930年间。

兴宁城里的百姓在屋顶晾晒干果,摄于1926-1931年间。

远处是中山公园的中山亭,摄于1926-1931年间。

兴宁城附近的围龙屋,摄于1904-1920年间。

兴宁乡间的祖宗祠堂,摄于1896-1905年间。

兴宁周围的防御工事,注明是机关枪掩体,三丛竹林的后面是传教会,摄于1932年前。从这张图片看,猜测可能是在1931年九一八后拍摄。

兴宁高脚桥,疑似是米寨的宁江河堤段,摄于1905-1930年。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德籍牧师黎力基和中籍教友罗朗庭于县城西(今曾学路)建福音堂。

兴宁宁江河畔的纸马花船,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称呼这些物品了,但这类宗教活动如今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了,摄于1913-1932年间。

兴宁人民扫墓祭祖,摄于1905-1930年间。

兴宁人民扫墓祭祖,摄于1913-1914年间。

宁中坪塘

光绪八年(1882年)二月,德籍教士黎力基与华籍教徒张学兴、罗日寿在兴宁宁中坪塘建立基督教崇真会,并兴建教堂。

百年前兴宁宁中坪塘教堂四角楼堂舍,摄于1887-1901年,中西混搭的建筑创新,也在后来毁了。

基督教崇真会史料记载:神学院在深圳李朗历经了61年后,于1925年搬迁到了兴宁坪塘,名兴宁坪塘乐育神科大学校,后又称兴宁坪塘乐育神学院、兴宁坪塘神学院,之后又在1947年迁到梅县黄塘,在兴宁差不多有22年吧。

坪塘的教堂,摄于1948年。

坪塘的乐育初等男女寄宿学校学生合影,摄于1908-1911年间。

坪塘教会的大门,摄于1901-1911年间。请留意大门两边的对联,取自论语,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孔子虽然对时代那么感叹,但是他认为还是要走正道才对。一个君子不要对现实低头,最后的胜利,最后的成功还是归于正道的。他举例说“谁能出不由户”?大门里的门为户。他说哪一个要出外的人,能够不经过门户出去呢?出了门才走上正路,人一定要走上正路的,走邪门,行左道,终归曲折而难有结果。东西方虽然有很多的差异,但在这些方面却是一致的。

泥陂,地处兴宁中南部,距兴城十余公里,墟镇始建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泥陂墟镇前,摄于1931年2月6日。

从前的当铺租用为教堂,这是当地的大屋,有护院的碉楼,墙上留有被射中的弹孔。摄于1931年2月6日。

泥陂的一座庙,摄于1932年。

罗岗,位于兴宁北部的山区,墟镇时间起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商贸活动历来活跃,是兴宁市北部重要的商贸集散地。

罗岗教会全貌,摄于1911-1925年间。

罗岗教会的西南面,摄于1904-1906年间

罗岗的一座窄窄的石板桥,摄于1905-1930年间。

罗岗的石灰窑,摄于1911-1925年间。

1906年罗岗的一场婚礼,下图是参加婚礼的女宾合影。中间那位穿着传统中国妇女服饰的Mrs Ramminger是新娘。

1906年罗岗的一场婚礼,下图是婚礼后男宾们合影,中间带草帽的是清兵。新郎是传教士Ramminger。

水口

水口镇的形成始于600多年前的明朝。西晋末年开始,客家先祖自中原大量南下,长途跋涉陆续来到闽西、来到粤东,其中一部分先民的脚步便停留在了兴宁水口这个风景秀丽、土地肥沃的地方。他们在这里驻扎安家,耕作捕鱼、繁衍生息。到了明朝,这里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山区镇,开设了圩场。明洪武四年(1371年)这里建立了河泊所,后来又改为巡检司,是当时兴宁朝盐的主要集散码头。

新中国成立以前,人们的商贸活动主要靠水上运输,而水口又是兴宁唯一的港口。这里,东往可到梅县,南可下到潮州、汕头,北上抵兴宁县城,上行至五华水寨。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水口成为粤东水运的重要中转站。所以,自古以来,水口镇的商贸便十分活跃。

水口附近的塔(文峰塔),摄于1894-1908年间。

这个塔现在已经没有了。传说兴宁是一个龟形,兴宁龟形到水口,沿宁江河流下,到这儿刚好是汇合韩江的一个出口。当时的民司,也就是地理先生认为可能水口出的人物过大。水口秀才、文人出得比较多,因此明代有一个来这儿做县太爷的,他也相信“风水屋场”说,认为在水口做一个塔,可以压制水口出官人、文人。塔呈八角形,有近十层高,全部用青砖砌成。文峰塔一直屹立在水口的盐米沙。直至1949年冬的一个晚上,大风刮了一夜,大雨也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的早上,早起的盐米沙村民发现,古老的文峰塔倒塌了。文峰塔倒塌后,水口人也没有去重建她。因为他们希望,水口这个风水宝地没有任何的压制和牵绊,能够自由地向前。

来源自 漫心谷、网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