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00年前的興寧大曝光,興田路、西河橋竟然長這樣!?

興寧歷史悠久,建縣於東晉咸和六年(331年),由古龍川分治而立,縣境廣跨古興寧江(今五華河)、右別溪(今五華琴江)、左別溪(今寧江)流域,包括今興寧、五華兩縣全境和龍川縣東部、紫金縣東北部地區,縣名由興寧江而得,縣治所在地設在今五華縣華城鎮雷公墩。明洪武二年(1369年),興寧縣治由洪塘坪遷至今興城地。

興寧的老街,攝於1931年。

新市場街,似興田路,攝於1946-1949年間。

興寧地處粵東北部,扼東江、韓江上游之要衝,與贛、閩兩省爲鄰,歷來手工業、商貿比較發達,明末清初是潮州廣濟橋鹽銷售贛南的轉運站,年銷儲量達750餘萬斤。現在的鹽鋪街,就是當年的沿河鹽倉。雍正九年,朝庭又批准興寧鹽額通融分銷江西長寧、會昌、餘都、寧都、安遠、石城、瑞金、興國8縣,使興寧的鹽商更旺。食鹽運銷的持續,促進了粵贛、興潮之間通商事業的發達。興寧於清朝乾、嘉、道、鹹等時期新興的手工業產品,如毛筆、墨煙、紙扇、草蓆、土布等均多遠銷贛南和潮汕一帶。特別是1840年海運大開之後,進口洋貨都以興寧爲孔道,轉銷贛南。這就使興寧的商貿更爲繁榮昌盛。清末詩人楊家彥對興寧當時的繁榮情景賦詩曰:“如山如海鬧盈盈,處處燈光慶太平;火樹銀花真不夜,小南京似大南京。”

興城鎮

沿寧江河的吊腳樓是鹽鋪街店鋪後面河景,浮橋是西河橋景。攝於1905-1930年間。

從畫面右邊看,興寧阿哥對攝影很好奇。

沿寧江河的吊腳樓是河脣街後面河景,攝於1905-1930年間。

清末興寧學宮(孔廟)前的清兵,攝於1901-1910年間。按照清朝的制度,州縣設有皁、壯、快“三班”差役,承擔州縣行政的外勤工作,包括催徵賦稅、拘傳人證、遞解人犯、緝捕竊盜、傳達政令、隨官出差、司掌刑杖以及守衛城門、倉庫、縣衙等。州縣的差役均有定額,各種記載中較爲常見的是皁隸16名,快手8名,民壯50名,看監禁卒8名等。猜測這些清兵裝扮的應該就是上述差役。

興城縣衙的滿清官吏,攝於1902年前。按清朝的制度,一縣的最高行政長官爲知縣,此外,下面還設有縣丞、主簿等事職及典史等事務性官員。猜測中間的就是縣太爺(知縣),左右是縣丞和主簿。

興寧學宮(孔廟,現興民中學校內)花園,攝於1905-1930年間。

中山亭,攝於1934年,據史料記載是在興寧的中山公園內,毀於抗戰期間,猜測是被日軍飛機炸燬的。

寧江河,左側是興寧教會的東面,攝於1932年前。

興寧一個院子裏的織布機,圍滿了人,攝於1891-1905年間。

學徒在寧江河裏漂洗織布,攝於1905-1930年間。

興寧城裏的百姓在屋頂晾曬乾果,攝於1926-1931年間。

遠處是中山公園的中山亭,攝於1926-1931年間。

興寧城附近的圍龍屋,攝於1904-1920年間。

興寧鄉間的祖宗祠堂,攝於1896-1905年間。

興寧周圍的防禦工事,註明是機關槍掩體,三叢竹林的後面是傳教會,攝於1932年前。從這張圖片看,猜測可能是在1931年九一八後拍攝。

興寧高腳橋,疑似是米寨的寧江河堤段,攝於1905-1930年。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德籍牧師黎力基和中籍教友羅朗庭於縣城西(今曾學路)建福音堂。

興寧寧江河畔的紙馬花船,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稱呼這些物品了,但這類宗教活動如今已經成爲歷史的記憶了,攝於1913-1932年間。

興寧人民掃墓祭祖,攝於1905-1930年間。

興寧人民掃墓祭祖,攝於1913-1914年間。

寧中坪塘

光緒八年(1882年)二月,德籍教士黎力基與華籍教徒張學興、羅日壽在興寧寧中坪塘建立基督教崇真會,並興建教堂。

百年前興寧寧中坪塘教堂四角樓堂舍,攝於1887-1901年,中西混搭的建築創新,也在後來毀了。

基督教崇真會史料記載:神學院在深圳李朗歷經了61年後,於1925年搬遷到了興寧坪塘,名興寧坪塘樂育神科大學校,後又稱興寧坪塘樂育神學院、興寧坪塘神學院,之後又在1947年遷到梅縣黃塘,在興寧差不多有22年吧。

坪塘的教堂,攝於1948年。

坪塘的樂育初等男女寄宿學校學生合影,攝於1908-1911年間。

坪塘教會的大門,攝於1901-1911年間。請留意大門兩邊的對聯,取自論語,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孔子雖然對時代那麼感嘆,但是他認爲還是要走正道纔對。一個君子不要對現實低頭,最後的勝利,最後的成功還是歸於正道的。他舉例說“誰能出不由戶”?大門裏的門爲戶。他說哪一個要出外的人,能夠不經過門戶出去呢?出了門才走上正路,人一定要走上正路的,走邪門,行左道,終歸曲折而難有結果。東西方雖然有很多的差異,但在這些方面卻是一致的。

泥陂,地處興寧中南部,距興城十餘公里,墟鎮始建於元末明初,距今已有700多年曆史。

泥陂墟鎮前,攝於1931年2月6日。

從前的當鋪租用爲教堂,這是當地的大屋,有護院的碉樓,牆上留有被射中的彈孔。攝於1931年2月6日。

泥陂的一座廟,攝於1932年。

羅崗,位於興寧北部的山區,墟鎮時間起於元末明初,距今已有700多年曆史,商貿活動歷來活躍,是興寧市北部重要的商貿集散地。

羅崗教會全貌,攝於1911-1925年間。

羅崗教會的西南面,攝於1904-1906年間

羅崗的一座窄窄的石板橋,攝於1905-1930年間。

羅崗的石灰窯,攝於1911-1925年間。

1906年羅崗的一場婚禮,下圖是參加婚禮的女賓合影。中間那位穿着傳統中國婦女服飾的Mrs Ramminger是新娘。

1906年羅崗的一場婚禮,下圖是婚禮後男賓們合影,中間帶草帽的是清兵。新郎是傳教士Ramminger。

水口

水口鎮的形成始於600多年前的明朝。西晉末年開始,客家先祖自中原大量南下,長途跋涉陸續來到閩西、來到粵東,其中一部分先民的腳步便停留在了興寧水口這個風景秀麗、土地肥沃的地方。他們在這裏駐紮安家,耕作捕魚、繁衍生息。到了明朝,這裏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山區鎮,開設了圩場。明洪武四年(1371年)這裏建立了河泊所,後來又改爲巡檢司,是當時興寧朝鹽的主要集散碼頭。

新中國成立以前,人們的商貿活動主要靠水上運輸,而水口又是興寧唯一的港口。這裏,東往可到梅縣,南可下到潮州、汕頭,北上抵興寧縣城,上行至五華水寨。獨特的地理位置,使水口成爲粵東水運的重要中轉站。所以,自古以來,水口鎮的商貿便十分活躍。

水口附近的塔(文峯塔),攝於1894-1908年間。

這個塔現在已經沒有了。傳說興寧是一個龜形,興寧龜形到水口,沿寧江河流下,到這兒剛好是匯合韓江的一個出口。當時的民司,也就是地理先生認爲可能水口出的人物過大。水口秀才、文人出得比較多,因此明代有一個來這兒做縣太爺的,他也相信“風水屋場”說,認爲在水口做一個塔,可以壓制水口出官人、文人。塔呈八角形,有近十層高,全部用青磚砌成。文峯塔一直屹立在水口的鹽米沙。直至1949年冬的一個晚上,大風颳了一夜,大雨也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的早上,早起的鹽米沙村民發現,古老的文峯塔倒塌了。文峯塔倒塌後,水口人也沒有去重建她。因爲他們希望,水口這個風水寶地沒有任何的壓制和牽絆,能夠自由地向前。

來源自 漫心谷、網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