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學,在中國遠沒有到普及的地步,即使在160分就能上高職高專的今天,中國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也沒有突破50%(也就是說超過一半的適齡學生並沒有讀大學,而是直接進入社會)。讀大學,其實還是一件比較奢侈的事情,更是一項重大的家庭教育投資和支出。

  因爲大學在我國不是義務教育,一個大學生在大學裏產生的所有費用,原則上都應該由學生本人或其家庭承擔。那麼,在中國一個大學生讀4年本科,共需花費多少錢呢?

  以教育部9月底公佈的《2017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爲例,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生均教育事業費爲20298.63元,生均公用經費爲8506.02元。

  也就是說,國家每年平均要爲一個大學生花費20298.63元!當然,國家的錢也是來源於每個公民和企業繳納的各種稅款。

  有一點要注意!這個數字只是平均,具體到不同地區、不同高校,差別還是很大的!地區差別有多大呢?看看下面的表格就明白了!

  2017年

  生均教育事業費

  生均教育公用經費

  全國

  20298.63

  8506.02

  北京市

  63805.4

  32126.86

  天津市

  23422.18

  13382.15

  河北省

  17134.71

  7834.22

  山西省

  13659.81

  5585.81

  內蒙古自治區

  18654.08

  6741.17

  遼寧省

  13252.89

  5249.98

  吉林省

  17973.1

  8153.47

  黑龍江省

  15379.91

  5469.38

  上海市

  33711.72

  18146.62

  江蘇省

  20274.76

  8420.73

  浙江省

  20113.29

  9297.02

  安徽省

  14389.81

  6773.8

  福建省

  19164.75

  9694.83

  江西省

  14680.65

  5127.55

  山東省

  13769.62

  3536.26

  河南省

  13741.99

  7112.47

  湖北省

  16842.55

  6747.58

  湖南省

  13945.66

  4194.51

  廣東省

  24149.23

  10254.16

  廣西壯族自治區

  16124.8

  10677.18

  海南省

  17942.13

  9758.56

  重慶市

  15226

  7209.91

  四川省

  13983.05

  5069.07

  貴州省

  17781.19

  6542.64

  雲南省

  15424.55

  5061.68

  西藏自治區

  34070.32

  8709.98

  陝西省

  16115.35

  6519.85

  甘肅省

  19841.84

  12293.51

  青海省

  25439.03

  12760.45

  寧夏回族自治區

  25080.97

  11496.18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17207.82

  5533.82

  最捨得爲大學花錢的北京市,一年平均要爲一個大學在校生花63805.4元;最少的遼寧省,一年平均爲一個大學在校生花13252.89元。前者幾乎是後者的6倍!這下知道大家爲什麼都要拼命考到北京、上海的高校了吧?

  除了地區差別,國家爲每個大學生花的錢與學校層次也有很大關係。

  這是中央部屬985大學2017年的“收支賬”,按理說都是國內的頂尖大學,但是支出差別還是非常大的,北京大學一年的支出竟是湖南大學一年支出的近4倍!

  如果和那些非985、非211大學比起來,其中的差距更是大得可怕!

  第一項:學費

  全國有2000多所高校,每個高校還有幾十甚至上百個專業,還有不同的學歷層次,學費差別非常大。爲了更好統計和比較,學習哥選取了幾所有代表性的大學和專業,大家可以從中看到大學學費的概況。

  北京大學·北京市·985、211大學

  北京大學校本部學費收費標準:理科試驗班類、文科試驗班類、電子信息類、生物科學專業爲5300元/學年,其他專業5000元/學年。

  廣州大學·廣州市·省屬二本大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5510元/學年

  服裝與服飾設計,10000元/學年

  平頂山學院·河南省·省屬二本大學(原三本批次)

  網絡與新媒體,3400元/學年

  軟件工程(遊戲開發),11000元/學年

  浙江警察學院·杭州市·省屬本科院校

  涉外警務、警務指揮與戰術(反恐怖方向)等專業6900元/學年;

  刑事科學技術、網絡安全與執法、交通管理工程等專業6600元/學年;

  治安學、治安學(公安法制方向)、治安學(公安輿情管理方向)、偵查學、偵查學(預審監管方向)、經濟犯罪偵查等專業6000元/學年。

  內蒙古大學·呼和浩特市·地方與教育部共建211大學

  本科:文史類4620元/年人;財經類4840元/年人;理工農類5060元/年人;藝術類、體育類7200元/年人;軟件學院軟件工程專業8000元/年人。高中階段蒙古語授課考生在相應類別基礎上學費減免20%。

  高職高專:5000元/年人。

  從不同地區、不同高校、不同專業的學費對比來看,可以發現一些特徵:

  沿海發達地區學費較高。這和當地的消費水平、學校建設管理成本有直接關係。

  特殊專業學費較高。如招收藝術生、體育生的藝體類專業、近年新興的軟件工程專業等。近年招生火爆的公安司法類院校學費也較高。這和教學成本有直接關係。

  普通專業在各個高校的學費差距不大,浮動都在500元/學年左右。

  以普通專業5000元/學年爲標準,4年學費是20000元;特殊專業10000元/學年爲標準,4年學費是40000元。當然,這是全國各地高校的平均數值。

  但是,付出的學費差不多,學生在不同大學享受到的教育資源可是大相徑庭!大家從上文中各985高校支出就可以看出來差距。

  這是因爲重點大學的學生學費,在學校的整個收入裏,所佔比例較小,大部分收入來自財政的鉅額撥款。而一般大學的財政撥款非常有限,學生學費是學校的重要收入來源。甚至一些原來的三本院校,基本就是靠學生學費在維持運轉!

  一邊學生學費是錦上添花,一邊學生學費是雪中送炭,兩廂對比,哪類學校的學費更“值錢”,也就不言自明瞭!

  第二項:生活費

  通過網上資料整理,以及和身邊朋友查證等方法,黑龍江省基本生活費(一日三餐和正常的零食)是每月1297元,基本上算是最低標準了吧!

  雖然家庭收入較低的同學生活費明顯比家庭收入較高的同學要低,但即使是家庭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最低一檔,生活費的中位數也在800-1000元左右。

  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月生活費在800元以下的大學生只佔很少一部分,在那種物價水平下,就算頓頓喫饅頭就鹹菜,800塊應該都不夠。

  其實,基本生活費用在不同大學的差別也很大。部屬大學和省屬211大學,財政撥款很充裕,對食堂的補貼也比較多。所以學生能夠用較少的錢喫到更好質量的飯菜。

  如果全國各地取箇中值的話,大概一個月需要1000元基本生活費。寒暑假排除在外,4年基本生活費需3.6萬-4萬元。

  第三項:住宿費

  不同大學住宿費的差異就沒學費那麼大了,一般每年700~2000。這樣4年算下來,就是2800~8000。

  第四項:教材費

  大學生一年花在買教科書的費用大約200~1000,4年就是800~4000。

  第五項:雜支

  每個大學生都不可能“裸活”。什麼是“裸活”?

  1.決不買任何衣服!

  2.堅決不理髮!

  3.不談男女朋友!

  4.生病不喫藥!

  5.愛惜手機電腦不損壞不維修不更換!

  6.不在任何時候購買任何飲料!

  7.堅決不參加任何收費的考試!

  8.堅決不去任何收費景點不參與各種收費活動!

  9.堅決不參加任何收費的社團活動!

  10.堅決不離開學校,任何節假日不回家,堅決不接待任何同學朋友!

  11.不上網不玩網遊不刷淘寶!

  違反有3條以上者,月花銷破1000元大關!

  違反有5條以上者1500元是絕對不夠的!

  違反有10條以上者1800元是擋不住的!

  這些花銷基本每個月都有,不分寒暑假,平均一年1.2萬元是絕對有的,四年下來又需要4.8萬-5萬元。當然,也不排除一些特別懂事、體諒家長的同學,每年能把此類花銷控制在5千元以內,4年控制在2萬元左右。

  第六項:開學“三件套”

  電腦手機行頭,這是中國很多大一新生的開學“三件套”。全部國產品牌的話,大概需要1萬元;全部蘋果+國際品牌的話,大概需要3萬元。

  綜合以上六項家庭支出,一個大學生讀4年本科,最低花費需9.76萬元,最高花費需17.2萬元。如果再加上國家在大學的4年生均投入10.56萬元,一個大學生4年要消耗掉社會至少20萬元的財富!

  驚喜不驚喜?

  意外不意外?

  這些花費都是剛性的支出,與就讀的學校、專業關係不大。但是,花費了父母同樣多的血汗錢,學到的知識、收穫的技能、最後拿到的學歷學位證書,含金量可是天壤之別!

  怎麼辦?默默地“滾粗”刷題!讓自己的高考分數儘可能的高,讓自己進入的大學儘可能的好,纔不枉你浪費的十幾年光陰和花掉的白花花的銀子!

  來源:高中生學習

  ▼「快速關注,點這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