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選擇平臺往往比較信奉“量大則強”,認爲投資P2P就要選擇一些成交量大的平臺,平臺體量大抗風險能力也強。其實現在平臺的宣傳也總會在成交量上下功夫,無論你打開一些平臺的首頁還是平臺所謂的運營報告,成交量永遠是第一位的賣點。所以成交量的真真假假我們還是要搞清楚。

  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成交量。成交量一般是指平臺就是平臺在某一時間段內,吸收的投資者的投資總額,簡單說就是一個平臺的成交或交易規模。所以,平臺的成交量是有限制條件的,我們不能簡單進行類比。很多平臺宣傳的成交量往往是一個累計數,是平臺自成立之初就一直累計下來的數據,大多已經完成了借貸關係,只是一個歷史數據而已,已經沒有多少實際意義。

  那麼如何判斷一個平臺的成交量是合理的呢?

  1、平臺的成交量要與平臺的投資人數相對應。

  一個平臺的成交量是與投資人數成正比的,如果一個平臺的投資人數沒有實質性的變化,平臺的標準成交量也很難有龐大的變化。

  2、平臺的成交量要與平臺實力相符合。

  平臺的實力包括平臺的資金實力、人力資源、風控能力等等,也包括平臺的風險準備金的多少等平臺的風險處置能力。

  3、平臺的成交量要與平臺的主營業務種類相結合。

  單一特色平臺的成交量一般不會太大,像房易貸就做的是全產房抵押業務,其成交量自然不會很高。一般綜合性平臺的成交量一般來說都是具備較大規模的。

  4、平臺的成交量要與網貸行業整體成交規模相對應。

  平臺有優劣之分,但任何平臺都不不可能脫離整個行業的景氣指數,所以平臺的成交量要與網貸行業整體成交規模相對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