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平網訊在鎮平縣二龍鄉棗子營村有一個叫王小保的貧困戶,在各級扶貧幹部的幫扶下,通過轉移就業,學會了理髮技術,在石佛寺鎮開起了理髮門店,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平日裏,王小保還抽出時間回到二龍鄉走村串戶,義務爲鄉親們上門服務理髮,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爲“脫了貧的活雷鋒”。

三年前,王小保被精準識別爲貧困戶。可王小保有一種說不出的壓力。他總認爲,自己有一把力氣,不能因爲有了政府的關心就坐享其用甘窮安貧。

隨後,王小保在幫扶幹部的幫助下,通過學習掌握了一門手藝,並於2017年順利脫貧。從最初的缺少“精神之鈣”,到後來的勤思苦幹、力拔貧困之根,再到現在熱心公益,王小保自己覺得現在的生活顯得很有意義。

一走進王小保的住房,裏面雖沒有高檔傢俱,但整潔有序。

“我們家最多的是這個。”王小保隨手打開一個抽屜,裏面全是用壞了的手推剪。仔細一數,竟有20多把。一把手動推剪、一把剃鬚刀、一把胡刷、一把梳子、一條圍布、一個布袋……這幾件簡單的工具,就是王小保成爲“理髮師”後的全部裝備。

“今年馬上是第4個年頭了。”說起理髮,王小保很自豪,也很有成就感。自從幾年前首次接觸理髮後,義務理髮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周邊街坊鄰居、學生小孩,甚至青年小夥都是王小保的服務對象。

春秋冬夏,寒來暑往,王小保的服務大門永遠都敞開着,只要有人需要,他就有求必應。據當地羣衆說,王小保幾年來義務理髮超過了2000人次。每月陰曆初十,王小保就主動放棄門店生意,帶上理髮工具返回家鄉爲羣衆理髮,三年如一日風雨無阻、雷打不動。除了本村的人,周邊的石廟、涼水坪等村羣衆他也經常跑去服務。對一些腿腳不靈便、生病的山區老人,王小保還主動上門免費服務。每年王小保爲困難羣衆義務理髮300次以上。

去年,一直享受王小保義務理髮的丁光才生病癱瘓在牀後,無法像以往一樣來理髮。王小保就主動上門去幫老人理髮,還叮囑其家人,只要老人需要,打電話給他,他隨叫隨到,王小保義務幫老丁理髮直到其去世。

“王小保爲困難羣衆理髮分文不取,我今天來給小保送點喫的東西,天冷了,只有身體好,才能繼續幫助我們。”村民朱景山雙手遞過自己種的蔬菜激動地說。

其實,朱景山是王小保的“老顧客”了。家境貧困的朱景山還需照顧一個生病的兒子,王小保便長期幫他們父子義務理髮。

“義務理髮佔用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不說,萬一理不好還會落埋怨,圖什麼?”針對有些人的不理解,王小保道出了心聲:“理髮不僅讓我享受到幫助別人的幸福,而且每次理髮都是一次‘創作’,三年多來,雖然不是每件‘作品’都令人滿意,但大家都很包容,從來沒人爲了髮型不理想而責怪過我。”

如今,不管在棗子營老家,還是在石佛寺集鎮理髮店,王小保都是樂於助人的“名人”,只要提起他,大人、小孩無不伸手點贊。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每當有人問起王小保什麼時候轉行做高檔美髮師時,王小保總是堅定地回答:“只要山區老家需要,就堅持幫人理下去,我已與鄉敬老院談妥了,今後爲鄉敬老院老人義務理髮。”

(來源:南陽日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