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6月以來,按照“醫院搭平臺、科室結對子、醫生交朋友”的原則,南明轄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採取承辦和領辦的模式,通過和省、市醫療機構建立醫聯體、醫共體和專科聯盟,先後設立7個博士工作室、2個藥師工作室,藉助大醫院的資源優勢,實現醫療、科研、教學、管理資源共享,初步探索出“1+1+N”醫療服務模式,既促進了轄區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又盤活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既有優勢,形成多重優勢資源疊加的效應。近年來,南明區按照“完善體系、優化格局、補齊短板、均衡發展”的思路,立足區情,苦幹實幹,着力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能力建設,推動醫療衛生重心下移、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全力打造人民滿意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近年來,南明區按照“完善體系、優化格局、補齊短板、均衡發展”的思路,立足區情,苦幹實幹,着力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能力建設,推動醫療衛生重心下移、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全力打造人民滿意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完善基礎設施 優化就醫環境

財政投入是完善衛生基礎設施、促進醫療資源擴容增量的有力保障。

南明區:打造人民滿意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讓優質醫療服務觸手可及

南明區圍繞健康需求和醫療衛生服務短板,針對羣衆最急迫、最需要解決的問題,重點加強公共衛生、基層醫療、婦幼健康服務、疑難重症診治、中醫藥傳承創新等建設,實施了一批重點項目,改善預防保健和看病就醫的條件。2016年至2019年,該區累計投入項目建設經費15670.76萬元(其中區級財政投入11450.76萬元),新(改、擴)建鄉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個,累計實施鄉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22個,標準化建設覆蓋率達88%。目前,轄區共有區、鄉、村三級醫療機構62個,牀位1019張,分別比2015年增長24%、35%,所有鄉衛生院和1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了國醫館。

花果園社區第一衛生服務中心、二戈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獲得“國家級優質服務示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稱號。

出臺激勵機制 留住醫療人才

在醫療衛生服務工作中,人力資源是一個關鍵因素。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人才的流失已成爲制約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

爲此,該區從建立以獎代補機制入手,先後出臺了《南明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關於鼓勵和規範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參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辦法(試行)》等文件。根據文件規定,該區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基層衛生機構,全部由區財政安排專項經費進行單項考覈;省、市三級醫院醫療衛生人才參與社區衛生服務的,區財政予以一定補助。

激勵機制爲基層留住了人才。與2015年相比,該區基層醫療衛生技術人員本科以上學歷240人,增長29.03%;高級職稱47人,增長62.07%;每萬人有公共衛生人員3人,增長30.43%;每萬人有全科醫生1.97人,增長4.23%。目前,省市三級醫院正高級、副高級、中級醫生到南明基層醫療坐診的人數分別爲12名、51名、44名。因工作成績突出,該區獲全省基層衛生人才引進工作二等獎。


共建醫聯體醫共體 推動優質資源下沉

去年11月29日,該區與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簽訂協議,共同構建推動區域內共享醫療服務聯合體建設,將省級中醫藥特色診療、預防、康復、保健、養生等內容全方位融入南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至此,與該區簽訂醫聯體、醫共體合作協議的省市三甲醫院已達9家。

南明區:打造人民滿意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讓優質醫療服務觸手可及

作爲省會城市中心城區,南明區有省、市級衛生行政部門批准的三級醫療機構9所,二級醫療機構19所;市級批准的一級專科民營醫院9所。雖然擁有密集醫療資源,但是羣衆仍然選擇到大醫院排隊看小病,致使南明陷入基層醫療機構功能作用發揮不足,羣衆“看病擠、住院難”矛盾突出的窘境。

2016年6月以來,按照“醫院搭平臺、科室結對子、醫生交朋友”的原則,南明轄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採取承辦和領辦的模式,通過和省、市醫療機構建立醫聯體、醫共體和專科聯盟,先後設立7個博士工作室、2個藥師工作室,藉助大醫院的資源優勢,實現醫療、科研、教學、管理資源共享,初步探索出“1+1+N”醫療服務模式,既促進了轄區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又盤活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既有優勢,形成多重優勢資源疊加的效應。

其中,貴陽市婦幼保健院與該區婦幼保健院建起了緊密型醫聯體。自2018年6月,貴陽市婦幼保健院全面託管區婦幼保健院以來,實行“六統一”管理(統一人員調配、行政決策、設備配置、醫療業務、信息平臺、績效考覈)。兩院通過架設專線的方式,已實現心電圖、DR遠程實時診斷,雙向轉診實現無縫對接。在市婦幼保健院的指導下,南明區婦保院於去年6月通過二級乙等婦幼保健院驗收。

現在,南明轄區5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有三甲醫院專家定期坐診、帶教。羣衆在南明轄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病,按一級醫院的標準付費,可享受三級醫院專家的服務。


推廣智慧醫療 實現遠程問診

“三長一短”(掛號、候診、繳費排隊時間長,看病時間短)一直是羣衆反映強烈的問題。

爲此,該區以推進醫療信息化建設爲抓手,開發啓用“健康南明”APP,穩步推進電子健康卡,解決醫療機構“多卡並存,互不通用”堵點,逐步實現看病就醫“一卡通”。羣衆關注此公衆號,就能獲得預約掛號、健康檔案建立和調閱、檢查檢驗結果查詢等服務。

目前,該區區人民醫院以及7家基層衛生院通過微信公衆號已實現了預約診療線上服務。爲給全區醫療信息化提供數據支撐,該區深化衛生中心遠程醫療及“五室”標準化建設,切實加強業務指導和動態跟蹤,不斷完善工作機制,保障基層遠程醫療系統的正常運行。該區全員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建設有序推進及運行,開展了數據質量監測、績效考覈、業務協同等應用,實現了區人民醫院、區婦保院及社區衛生中心(鄉衛生院)基本診療數據和基本公共衛生數據的匯聚。

在此基礎上,該區與市級醫療機構實現慢病對象信息互通;與省醫院實現影像、心電、遠程會診信息共享;完成區醫院全省醫藥監管平臺建設,升級改造區級遠程醫療中心,實現與8個基層醫療機構遠程會診室的互聯互通。

2019年10月,該區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遠程診斷中心合作,實施遠程診斷試點。患者做心電圖、B超、DR等檢查並上傳數據,對方可在5—30分鐘內提供遠程診斷報告。目前,該區已有12家醫療機構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遠程診斷中心建立合作關係,爲羣衆分別提常規心電、動態心電、動態血壓、超聲遠程診療報告3500餘份、30餘份、80餘份、1300餘份。

推行智慧醫療模式,南明醫療機構功能作用從弱變強。全區基層衛生服務機構門急診從2015年的8萬人次增加至現在的48萬人次。

撰文:全媒體記者 袁娟

圖片:全媒體記者 王強 趙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