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寧波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餘姚改革開放40週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40年來,餘姚始終堅持發展第一、銳意創新,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排名始終保持全國前列。

改革開放40年主要成就

全市地區生產總值:

從1978年的2.95億元開始,1987年突破十億,1996年突破百億,2017年突破千億達到1007.86億元;

戶籍人口人均GDP:

從1978年的405元躍升至2017年的12.04萬元,其中常住人口人均GDP達到94149元,已達到世界銀行最新國別收入分組標準高收入經濟體的水平;

財政總收入:

從1979年的0.48億元上升到2017年的152.4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由1980年的0.72億元躍升至2017年的616.78億元。

01經濟建設主要成就

改革開放40年以來,餘姚堅持發展第一、銳意創新,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排名始終保持全國前列。

工業經濟:實現“製造”向“智造”轉變

工業增加值從1978年的1.28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589.33億元,增長了近460倍。特別是近年來,以智能經濟爲代表的新興產業加速發展,中國機器人峯會實現永久落戶,餘姚成爲全省首批“工業強市”。

農業發展: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

全市農業總產值從1978年的1.65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70.83億元,增長了40多倍,被授予國家級出口蔬菜質量安全示範區、國家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全國農業機械化示範區等稱號。

商貿服務:實現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

2017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7億元,是1978年的440倍,多次入選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百強”,先後獲得“長三角地區縣(市)商業十強”、“中國現代服務業投資環境十佳區縣”等稱號。休閒旅遊成服務經濟新亮點,獲評“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外貿進出口額2017年突破700億元大關,躋身浙江省外貿十強縣(市、區)。

轉型升級:實現“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2017年研究和試驗發展經費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75%,各級名牌產品總量列寧波第二,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數量位居全省首位。

隨着一批重大創新平臺相繼建成,餘姚有“國千”專家66名、“省千”專家33名,市級以上企業工程(技術)中心達到312家,授權發明專利年均增幅超過25%,承擔國家級科技項目86項,餘姚連續六次被評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單位,成爲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

02城鄉建設的主要成就

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心城區從不到4平方公里,建築多爲2-3層樓,發展到現在城區建成區面積達到50.54平方公里,現代化高層住宅和商務樓宇鱗次櫛比,西南組團、城東新區、南雷南路兩側等區塊初具形象,萬達廣場、華潤五彩城等城市地標相繼建成,黃山兒童公園、玉皇山公園等城市公園先後投用,“三江六岸”面貌煥然一新,“一軸兩環三片區”改造提升工程紮實推進,城市化率達到60%。

基礎建設實現鉅變躍升

實施全國最大農村水改項目——餘姚姚西北供水工程,高鐵餘姚北站、滸溪線改造、220千伏武勝變、雙溪口水庫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成投用,並全面融入長三角城市間2小時交通圈。實施治水強基工程,姚江干流防洪整治、城區段堤防加固一期二期、候青江泵站等一批骨幹性工程建成投用。

管理服務加快一體化

在全省率先建立“一把掃帚掃城鄉”的環衛體制,“智慧城管”實現中心城區全覆蓋,社區服務中心基本實現行政村全覆蓋。

鄉村振興戰略全域推進

梁弄鎮、陸埠鎮、馬渚鎮入選全國重點鎮,梁弄鎮獲全國文明鎮,泗門鎮連續多年獲省小城市培育試點考覈優秀,被評爲省美麗鄉村創建先進縣(市),梁弄橫坎頭村的建設發展成果獲得了習近平總書記回信肯定。

四明山區域統籌發展加速

2017年山區農民人均年收入達到19845元,革命老區全面小康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在全省率先進入城鄉全面融合發展階段。

生態建設持續趨好

“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兩路兩側”、低散亂污企業(場所)整治、生活垃圾分類、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縱深推進。 餘姚創建成爲省“清三河”達標縣,先後榮獲省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球綠色城市”等稱號。

03社會事業發展的主要成就

近年來,餘姚不斷加大民生投入,堅持每年新增財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於民生支出,先後8次被評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成功創建成爲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

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健全

2017年戶籍人口養老保險參保率、醫療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94%、99%,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至720元/月,高齡老人生活津貼最高標準達到300元/月,居家養老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低保”享受標準實現城鄉統一。

教育醫療事業均衡發展

40年間教育經費支出增長861倍,累計新建遷建改造學校123所,職業教育全省領先,社區教育覆蓋面達到100%,創建成爲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市與省教育基本現代化市。

健康餘姚建設不斷深化

2017年底全市共擁有醫療衛生計生機構535家,城鄉二十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基本形成,資源共享中心模式全省推廣,“全科疾控”被列入全省首批縣域醫共體試點縣(市),先後榮獲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首批浙江省衛生強市等榮譽稱號。

公共文體繁榮發展

河姆渡遺址博物館、餘姚博物館、王陽明故居等一批重點文化設施建成投用,姚劇被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餘姚土布製作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道德銀行”做法全國聞名,公共文化配送經驗全國推廣,湧現出了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山海情》、《呦呦青蒿》等一批文化精品。

社會治理水平大幅提升

自治、德治、法治相融合的基層治理模式全面推開,基層治理“一張網”“一中心四平臺”全域構建,2017年羣衆安全感滿意率高達97.46%,實現“平安建設”十一連冠,創建成爲“浙江省食品安全市”。

改革開放40年基本經驗

篳路藍縷的創業精神,餘姚人憑藉骨子裏的這種闖勁、幹勁和韌勁,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辦成了一件又一件過去不敢想、不敢幹的大事。

敢爲人先的創新精神,創造了許多具有影響的“餘姚經驗”,開創了許多富有特色的“餘姚模式”,使餘姚許多事業發展走在了全省全國前列。

兼收幷蓄的開放精神,是餘姚人一直以來就具有的特質和氣度,是引領餘姚不斷取得一個又一個輝煌的致勝法寶。

知行合一的實幹精神,“知行合一”是餘姚先賢王陽明先生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

戮力同心的團結精神,全市上下的團結一心,纔有了幹事創業的強大合力和餘姚今天的發展成果。

餘姚未來發展的展望

站在“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新的歷史起點上,餘姚市第十五次黨代會確定了建設經濟活力強、品質環境優、人民幸福水平高的現代化創新型生態城市戰略目標,立足“兩區三城”建設,致力產業質效、功能品質、生態環境、民生福祉提升,實施擁抱大灣區、融入大都市、打造大產業、推進大統籌、構建大交通、建設大花園等重大方略。

依託餘姚堅實的產業基礎和智能經濟優勢,打造以中意寧波生態園、千人計劃產業園、智能光電小鎮、機器人智谷小鎮等重大創新創業平臺爲引擎的先進製造業高地;

依託杭甬高鐵、城際鐵路、餘慈高速、杭甬運河等全域交通網絡的“四梁八柱”,打造寧波都市區的西部門戶樞紐;依託四明山、姚江水秀麗的自然資源和河姆渡文明、陽明文化、紅色基因深厚的文化底蘊,打造新時代的“文獻名邦”“東南名邑”。

爲餘姚點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