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漫步三峡商圈,十二景浮雕流水潺潺,道路两侧百货商场林立,步行街上人流如织,霓虹闪烁。“三峡广场”四个金色大字在夜色中熠熠生辉,这个与重庆直辖同岁的商圈,引领了重庆商贸发展的新风向,见证了区域商贸经济发展的辉煌,也承载了许多人独特的时代记忆。

然而,“小巷深深,藏古今”,在改革开放之初,这里,还只是一条石板小道,因两个巷子并列而得名“双巷子”。

历史的选择:

重庆第一个集贸批发市场诞生

1981年1月1日,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之下,重庆各行各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如今三峡商圈的核心区,双巷子一侧的人行道上,一个700余平方米的水果批发市场静静诞生。这是重庆第一个集贸批发市场——双巷子水果批发市场。它的诞生标志着重庆人不再凭票吃水果,也催生了重庆第一批万元户。

今年58岁的谢庆华,是双巷子水果批发市场成立的见证人。40年前,他就居住在双巷子对面的三角碑。他回忆,“作为家中老大,当年趁着学校放假,就到双巷子去进广柑,再担到小龙坎去卖,补贴家用。”在他的印象里,80年代初的双巷子从晨曦就伴随着轰隆隆的引擎声,一整天都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每日批进批出的水果贩操着川、渝、黔等各色方言,络绎不绝。

而公开发表的1985年02期《天府新论》中,学者陈力《一个成功的贸易中心——对重庆市沙坪坝双巷子水果批发贸易中心的调查》一文也印证了谢庆华的话。

文中写道“这个市场吸引了冀、鲁、甘、陕、滇、桂、川、黔等8省50个县市的水果经营者进场交易,上市水果品种到1983年为36种,包括国营水果店缺少的如菠萝、荔枝、枇杷、葡萄。据对160户个体户、个体果贩的调查,不少人每月净利百元以上,其中经营得好的,已迅速致富了。”

双巷子水果市场一隅

商圈的雏形:

四鞋商店、弯弯大楼、沙坪大酒店

80年代到90年代初,伴随着兴办商业、搞活经济的大潮,双巷子周边,国营商店、集体商店、个体商店开始逐渐增多。

“那时候还没有三峡广场地下商场、金鹰女人街,更没有凯德广场、王府井、新世纪,重百也没有七楼高。”1970年出生的白雪萍,从出生到现在一直生活在双巷子社区,她见证了三峡商圈的发展与足迹。

据她回忆,今天王府井百货所在地,几十年前还是一栋老建筑,专卖文化用品,因建筑呈圆弧形,被市民称为“弯弯大楼”。与弯弯大楼隔条马路,斜对面就是新华书店,顺着三角碑转盘继续往双巷子方向走,就到了当年门庭若市的沙百司,再往前走就是80年代末修建的沙坪大酒店,与之相隔一条马路的是沙坪坝电影院、文化馆、燎原照相馆……再往陈家湾方向,就是四鞋商店了。

“八十年代双巷子周边已经比较闹热了,一到春节,沙百司门庭若市、非常红火,食品柜台、布匹柜台前,里三层外三层全是人,买年货的队伍排成了一条长龙。我还要去邮局排队,给在铁路工作的父亲寄香肠腊肉。而看电影、跳舞也成为当时流行的娱乐方式,大人去文化馆旁的歌舞厅跳舞,我们小孩就去文化馆的溜冰场溜冰。”谈起以往的日子,白雪萍依旧如数家珍,难掩激动。

80年代位于三角碑转盘的新华书店

商圈的辉煌:

全市首个大型水体景观商圈

1997年,全国人大批准重庆成为直辖市。也是在这一年,三峡广场开始兴建了。

经过长达5年的精心打造,全市唯一一个有大型水体景观的商圈建成。拥有地面广场8万平方米,地下商场2万多平方米的核心步行区,囊括三峡景观园、绿色艺术园、商业文化街、名人雕塑园四个部分,吸引了重庆百货、新世纪百货等一批国内、国际著名品牌纷纷进驻,抢占商贸制高点,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等10余家金融机构也先后驻入。

2002年12月17日《中华建筑报》刊发的《一座广场的不同凡响》,报道了三峡广场的商贸盛况,报道说“1999年,‘山姆大叔’家的肯德基落户三峡广场;2002年,法国家乐福宣称‘必须进入三峡广场’:不容置疑,三峡广场正日益成为重庆新的商贸中心。”

“广场建成后,不仅成为外地人到重庆旅游的必到景点,更是重庆人购物聚会的主要地方。每间商铺都挤满了人,每天都像是节日。”谈到当年商圈的繁荣景象,白雪萍心里充满了自豪,“当年还有水幕电影,我们家离得近,江北的亲戚过来看,我们还帮忙占位置。”

据记载,三峡广场水幕电影,长38米,高18米,有一个网球场那么大,是西部最大的水幕电影。“晚上八点,水幕电影开始放映。而大约7点左右,广场前就聚满了上万观众,还有市民不断从商场、快餐店内走出来涌向广场,快到8点时,已有近3万人聚在了广场前。”2004年10月5日,《重庆经济报》以《三峡广场节日人头攒动 水幕电影撩拨数万人》为题生动描述了当年万人空巷的盛况。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如今,三峡商圈有金融机构12家,广告、咨询、中介、信息等现代服务业374家,临街商铺628家,注册商户3200户。到2016年,商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到119.3亿元,占全区社零总额的40%以上。

老三峡广场一角

美丽的蝶变:

向全国首个高铁枢纽商圈竞发

2015年1月14日,随着站东路怡馨大厦的成功爆破,三峡商圈迎来发展蝶变的新契机。

近年来,城市商圈建设呈现出区域特色化、结构功能化、信息智能化等多元发展趋势。三峡广场商圈正在经历发展瓶颈的“剥茧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扩容、提质、上档的‘蝶变期’。区商务局副局长徐玮说,“如何定位商圈发展?打造什么样的商圈?已成为了商圈的发展之题。”

“2015年,三峡广场商圈启动了扩容规划工作。下一步,将借助沙坪坝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TOD项目的建设,依托龙湖光年,达到重建商圈业态结构,优化消费体系,进而实现商圈的提档升级。”徐玮介绍。

今年初,沙坪坝站的开通,标志着总投资超过80亿元,龙湖打造的全国首个商圈高铁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物业开发)综合体正式启动,通过以综合枢纽站、场为中心,对上盖及毗邻地块进行综合开发,以物业及商务收益弥补建设成本及运营支出,实现客运站的多维互动与协调,打造包涵交通、商业、城际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服务空间,引领城市发展。

2020年,预计项目落地之后,将会给三峡商圈,带来60万人次/日的人流增长,新增4万个就业机会,增加社零总额50亿,这也必将为三峡商圈带来新一轮的发展繁荣。

龙湖光年项目效果图

主办单位: 沙坪坝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

主编:蒋频 编辑:李劲松

来源:沙坪坝报(记者 周鸿灵)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