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具體案例一一解析,同時給出防範對策,以提醒市民提高防範意識。

第一類:網上辦理信用卡、貸款詐騙案例:網上借貸沒成功,反倒被騙三萬多

11月初,馬先生接到一個自稱是“拍拍借貸”公司客服的電話,並按照對方的建議加其微信爲好友。隨後,“客服”給馬先生髮來一個借貸鏈接。馬先生按照借款要求,在鏈接內輸入個人信息及貸款金額5萬元,交納手續費2500元。借貸手續辦好後,馬先生髮現貸款雖成功但錢卻無法提現,他聯繫“客服”後得到解釋,“之前填寫信息時,將銀行卡內容填錯了。”爲了修改銀行卡信息,馬先生按照“客服”要求,填寫了一份委託書,並先後繳納15000元委託費、10400元的流水費及5000元的解鎖費。“客服”承諾,馬先生轉賬的錢款會隨同貸款一同入賬,而馬先生在放款後的六個月內不用還款。然而,多天過去了,馬先生卻始終未收到貸款,且“客服”也失去了聯繫。

簡要手法:1、騙子通過電話、短信、虛假廣告等方式尋找對象。2、以無抵押,無擔保,低利息等話術誘導受害者貸款。3、以違約需要賠償高額費用等爲由,引導受害者繳納擔保費、驗資費、解凍費、刷流水等各項費用,並聲稱費用會全額退還。4、騙光受害者的錢後將其拉黑。

提醒:對於網絡無息貸款,市民最好不要輕信,勿貪圖程序簡單、提款數額大等誘餌,辦理相關業務要按程序到正規銀行辦理。要養成瀏覽正規網站的習慣,不要隨意瀏覽彈出的網頁,否則一不留神就可能進了釣魚網站。不要有佔便宜的心理,在放貸前,一旦有人要你拿出真金白銀,多長個心眼,腦子保持冷靜,緩一緩,或徵求家人、朋友的意見,被騙的機率將大大降低。

第二類:網絡刷單詐騙案例:輕信輕鬆掙大錢謊言,女子被騙兩萬多

近日,劉女士通過QQ好友找到了一個輕鬆掙大錢的“門路”——網絡刷單,對方自稱某某網絡刷單平臺客服,承諾將按照刷單額度的5%返還佣金。劉女士首次刷單100元,獲得了5元佣金,這讓她一下子就相信了“客服”的話。此後,她再次刷單500元,卻未收回本金,只好按照“客服”的要求刷連環單。然而,劉女士先後刷單三次,支付兩萬餘元,“客服”卻始終提示她任務未完成,深覺上當受騙的她向公安部門報警。

簡要手法:1、騙子通過網站、QQ羣、微信等發佈兼職刷單廣告。2、誘惑受害者進行小額刷單,返還本金及佣金,加深信任。3、派發大額刷單任務或多次刷單,以“系統故障”和“任務未完成”等理由讓受害者繼續刷單,不還本金和佣金,直至發現被騙。

提醒:市民要通過正規可靠的平臺尋找網上兼職,認真鑑別招聘單位的真僞,拒絕需要預付保證金、先行墊付資金的兼職工作,對於可以輕易獲取高額回報的工作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此外,尋找網上兼職時也切莫泄露自己的個人信息,不輕易點擊對方發送的鏈接,不要在鏈接頁面上填寫自己的銀行卡號、支付寶賬號及密碼等信息。使用支付寶時,最好開啓延時到賬功能,關閉小額免密功能,不輕易掃描對方發過來的二維碼,並仔細注意手機提示短信是轉入還是轉出。如果不慎被騙,要及時報警並提供證據,如聊天記錄、交易記錄、聯繫方式及其他一切有利於警方破案的證據等。

第三類:QQ、微信冒充領導詐騙案例:“領導”發來指示,會計轉賬28萬

近日,某公司會計小王在公司郵箱看到一封郵件,該郵件署名爲公司張經理。“張經理”在郵件中稱公司決定建立財務工作管理權,邀請小王加入QQ羣。小王入羣后,發現“張經理”正在和公司“胡總”聊天,聊的都是公司的業務,小王於是對兩人的身份深信不疑。隨後,“胡總”詢問小王公司賬戶上的資金情況,並稱與四川合作的某公司將打錢到公司賬戶,向小王發送了一個轉賬成功的截圖。此後,“胡總”以向湖南某合作公司轉賬爲由,讓小王轉賬28萬元。小王按要求轉賬後致電“胡總”,卻被告知並無此事,且公司賬戶也沒有進錢,小王才意識到被騙了。

簡要手法:1、騙子潛伏在公司QQ羣、微信羣,竊取公司信息。2、冒充領導QQ或微信添加受害者爲好友。3、僞造轉賬成功的截圖,讓當事人信以爲真。4、以各種理由讓受害者調拔資金,轉入指定帳戶。

提醒:凡是涉及轉賬、匯款等事宜,市民不要通過QQ或微信等網絡工具聯繫,一定要打電話覈實,防止不法分子鑽漏洞。市民也不要輕易加人爲好友,對電腦定期殺毒、增打補丁,以防不法分子借木馬病毒盜取信息。公司單位應制定詳細的財務審批規章制度,嚴密撥款流程,禁止利用電話、QQ、微信等通訊工具下達撥款指令。不要點擊、下載接受陌生人的文件或鏈接。一旦確定對方是騙子,請立即撥打反詐中心2968110或110諮詢。

第四類:冒充客服詐騙案例:假客服來電,市民被忽悠借錢刷“流水”

近日,小王接到了“淘寶客服”的電話,對方稱其購買某件衣服時,由於“客服”錯誤操作,爲其辦理了鉑金會員卡,每個月會扣費500元,詢問小王是否取消該項業務並獲賠200元。得到小王的肯定答覆後,“客服”向小王發送了QQ好友申請。兩人成爲好友後,“客服”以“資金流水不夠200元,賠償金不能到賬”爲由,要求小王刷流水,並解釋稱錢款會在2個小時後自動返還給小王。毫無防備的小王先後在螞蟻借唄、美團、360借條等APP中借錢刷流水,但未收到賠償金和返還金,再聯繫時已被“客服”拉黑,她才意識到被騙。

簡要手法:1.不法分子先假扮淘寶店鋪客服,以賠付款等爲藉口引誘事主。2、編織藉口,要求事主通過支付寶轉賬、代付、送紅包等形式向指定賬戶轉賬。3、當事主感覺上當後銷聲匿跡。

提醒:遇到自稱是網購平臺客服的電話,尤其是普通話不標準的客服時,市民一定要通過官方平臺覈實其身份信息。一般情況下,電商平臺的官方客服不會添加市民爲微信好友,且一切操作都在該平臺進行,因此,市民應注意防範,不點擊或掃描對方發過來的二維碼鏈接,更不要將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告訴對方。

(來源:衡水晚報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