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善做“加法”,抓實“減法”!如皋開良方織密民生保障“兜底網”~

連日來,

家住丁堰鎮新堰社區的孤寡老人婁桂芳,

享受到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及時送來的助餐服務。

據瞭解,87歲的婁桂芳無兒無女,雙目失明,一個人獨居,雖有兩個侄子輪流關照,但穿衣喫飯很難滿足老人需求。新堰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覈實情況後,第一時間把婁桂芳老人列爲助餐、助急、助行服務對象,同時配以助浴、助潔、助安、助醫,使老人的居家養老條件與健康生活環境得到根本改善。

“加減”同算 開“良方”治“窮病”

我市織密民生保障“兜底網”

我市牢固樹立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理念,持續釋放發展“紅利”,嚴格貫徹落實社會救助、優撫安置、尊老敬老等各項惠民政策,同時解放思想創新思路、規範管理革除弊端,巧用“加減”法,開“良方”、治“窮病”,既築牢織密了兜底網,又提高了市民生活高質量。

善做“加法”,提標增量,

提升羣衆獲得感

關注弱勢羣體,關愛睏難羣衆。我市創新建立五道醫療保障線,出臺《如皋市“五道醫療保障線”實施辦法》,多部門無縫對接,建立起醫保系統“一站式”即時結付系統,平臺結算率從2016年的85%提升到當前的98%,特困羣衆墊付醫療費用的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實施分類施救,對城鄉困難羣衆看病報銷後個人自付費用及門診費用給予70%的救助,醫療救助的上限從每人每年6萬元,提高到12萬元。“十三五”以來,我市共救助城鄉困難羣衆95124人次,落實醫療救助資金1.21億元,極大地緩解了困難羣衆看病難問題。

針對五保對象,我市嚴格執行低保五保救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和困難羣衆價格上漲補貼機制,城鄉低保標準由2016年的590元/人·月、480元/人·月,統一提高至2018年的620元/人·月,實現城鄉一體化;五保集中和分散供養標準分別由2016年的7700元/人·年、7250元/人·年,統一提高至2018年的8400元/人·年,實現供養標準一體化。

抓實“減法”,優化服務,

爲羣衆鬆綁解套

老年人是當今社會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讓老年人度過一個愉快而充實的晚年不僅關係着老年人自身的健康和發展,而且也關係着整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我市在打造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的同時,認真落實惠老優待政策,減輕養老壓力。“十三五”以來,我市共發放尊老金1.62億元,6萬多名老人受惠;共辦理《老年人優待證》2193張,憑此證可免費參觀遊覽水繪園、定慧寺等景點;共上門慰問新增百歲老人466名,給老人送去慰問金、電風扇、彩電等;每年向全市60週歲以上的城市三無、農村五保、城鄉低保以及90週歲以上的高齡老人贈送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

農村的人情賬是百姓的沉重負擔。我市2015年開始探索村民小組微自治,在全市330個村(社區)選舉產生8647名村民小組長,初步總結出“一六五四”自治模式,把移風易俗作爲村民自治的重要內容,鼓勵成立農村紅白理事會,重點破除婚喪嫁娶中鋪張浪費、愚昧落後的陋習,提倡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減少鋪張浪費。持續推進殯葬改革,推行綠色文明喪葬,建設村級公益性公墓297處、墓穴18000個,鎮級公益性公墓墓穴56000個,有力減輕羣衆經濟負擔。

來源 | 如皋日報

文字 | 顧忠兵、冒金鋒

圖片 | 曲瑞娜、冒愛鋒

編輯 | 章志輝

校對 | 閻   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