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6 16:46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潘高升 记者 钱祎

陈皓在菊花评比现场 1986年11月10日

你知道新中国成立前杭州花圃在哪里吗?你知道建国后杭州首届菊花在哪举办吗?你知道当年朱德委员长采兰在杭州哪座山上吗?你知道荷花“西湖红莲”是谁命名的吗?

今年是国家重点花文化基地杭州花圃正式建圃60周年。11月25日,也是杭州花圃“元老”陈皓先生96周岁生日。作为杭州花圃的第一代建设者,陈皓老先生参与并见证了杭州花圃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同时组织收集花卉品种资源,使杭州成为当时全国花卉品种资源特别丰富的城市之一,可谓杭州园林界的“活字典”。

为纪念杭州花圃60岁生日,在题有朱德委员长“同赏清芬”匾额的杭州花圃兰苑活动现场,陈皓老先生将一批上世纪50、60年代园林管理处、杭州市园林管理局的历史资料,捐赠给了杭州市园文局档案馆,同时将一批上世纪50、60年代的花圃资料捐赠给了杭州花圃。50年代的手电筒、60年代的新华字典,还有当时的印章、印泥以及打孔机,都见证了陈皓老先生在杭州花圃几十年的工作历程。

陈皓在兰花室 1992年4月1日

杭州花圃的前身是松木场花圃,建于1934年,圃址即今黄龙饭店所在地。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后,杭州市人民政府接管松木场花圃,当时花圃占地2.23万平方米,花卉品种131个,玻璃花房3座计186.5平方米。

1951年,在西山路(杨公堤)以西、金沙港以南地区,征用荒地18.43万平方米(后由陆军三三疗养院划去8.74万平方米),同年11月开始开垦荒地。1953年基本建成西山苗圃,归属杭州市建设局园林管理处。1956年,继续开垦西山坟荒地5.5万平方米,建玻璃花房3座,总面积12.83万平方米。为满足政治用花和美化西湖的需要,西山苗圃(先后又称西山花圃、苗圃第一中队)的生产开始以花卉为主。同年5月,松木场花圃迁至西山。西山苗圃改建为花圃。1958年5月,正式成立杭州市园林管理局花圃,即杭州花圃。

1959年,花圃的建设和发展加快了步伐,在“大力发展花卉生产、加速建成花卉公园”的号召下,提出“生产、观赏、科研”三结合的建圃方针。至1959年10月,花圃面积扩大至27万平方米,花卉品种达1982个,玻璃花房963平方米,建有兰花室、兰花房、盆景越冬室、香花房、球根储藏室、月季花长廊、兰花荫棚、云南茶花棚等。整个花圃分“梅兰竹菊区”、“蔷薇月季区”、“盆景区”、“温室花卉区”、“水生花卉区”、“露地草花区”、“球根花卉区”、“香花区”、“木本切花区”、“采种试验区”、行政区、生活区,一个以“花圃为内容、公园为外貌,兼顾科研”的新花圃初步形成。

杭州花圃盆景区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杭州花圃从全国各地收集了大量的花卉品种资源。截至1965年,以杭州花圃为主进行的花卉品种引种已达2945个,其中兰花品种126个、菊花品种1100个、月季品种507个、杜鹃品种90个、露地草花品种328个,杭州成为当时全国花卉品种资源特别丰富的城市之一。仅1965年,花圃就举办了迎春花卉、兰花、茶花、杜鹃、荷花、仙人球、盆景、菊花等8个花卉展览。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杭州花圃从只有131个花卉品种的松木场花圃,从无到有,由少至多,发展成为现今花卉资源享誉全国的专业花卉基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