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後美國逐步走上世界領頭羊位置,蘇聯解體更是令美國穩居超級大國地位,當然美國強大自身實力也其地位保障,全球大多數領域美國都保持領先。特別是在航天事業上,上世紀60年代就登陸月球的美國,更是獨領風騷,隨後美國提出國際空間站構想,有十幾個國家參與到國際空間站的建設中,但唯獨缺少我國。後來我國也曾經多次接收到其它參與國邀請,但都因爲美國反對,未能加入該項目。

美國這次全盤皆輸,18國紛紛向中國倒戈!

我們曾經渴望加入國際空間站,學習世界先進技術,但由於美國處處設防,這成爲我們一廂情願。從此以後我決心自主建設,雖然我們起步比較晚,但外界顯然低估我們決心,如今我國已經正式宣佈,將在2022年前後完成空間站建造並開始運營,空間站的近期規模爲100噸,可載3人長期運行。不僅僅是空間站,我國其它航天活動也取得矚目成就,比如說去年底北斗導航系統正式完成全球組網,即將向世界用戶提供服務。

美國這次全盤皆輸,18國紛紛向中國倒戈!

總而言之,西方越是制裁,我們最終反而發展得越好,現在終於輪到美國低頭求我們,已經有27個國家申請加入我國大型空間站計劃,其中18個國家得到我國允許,美國不在受邀之列。

國際空間站是由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共同參與建設,當時我國想要參與,但美國認爲太空空間站技術有軍事用途,所以反對我國加入,其空間站數據也不對我們開放。剛剛過去的12月27日,我國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實踐二十號衛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發射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長征五號的圓滿成功意味着我國空間站建設將加速,目前空間站核心艙已完成總裝,進入整艙測試階段,到2024年國際空間站退役時,我國將成爲全球唯一擁有空間站國家。

美國這次全盤皆輸,18國紛紛向中國倒戈!

根據國家航天局最新發布信息,我國空間站的核心艙計劃由長征五B運載火箭在2020年下半年發射。我國大型空間站核心艙段命名爲天和一號,是空間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天和一號長18.1米,直徑4.2米,發射質量22噸,和國際空間站的核心艙曙光號相比長5米、重3噸,並且搭載更先進的管理系統,可見我國空間站起點並不低,這也是爲什麼那麼多國家申請加入。(戰略先鋒)


美國這次全盤皆輸,18國紛紛向中國倒戈!

從中國從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的成功發射,到"神舟"系列載人飛船的成功升空,再到"嫦娥工程"的順利進行,這些都表明中國航天實力已經得到了歷史性的飛躍。隨着以美國爲首的國際空間站即將墜毀,相比之下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天和號"已經完成了初樣轉正樣的評審,在2020年長征5B運載火箭也會發射,而且預計2022年領先整整一代的中國空間站將正式投入運營,此後太空上的國際空間站僅有中國一家!

預計90噸級的天宮空間站主要由一個核心艙與兩個實驗艙組成,這也較爲符合中國航天穩紮穩打的風格。不過隨着技術的發展,天宮空間站的整體規劃還是會有一些變動。天宮空間站每個艙都是20噸級,三個艙加起來最多可容納六人。

美國這次全盤皆輸,18國紛紛向中國倒戈!

三個艙整體排列是呈T字型對稱,“天和”核心艙是在最中間,實驗艙“問天”、“夢天”則分別於左右兩側連接。同時天宮空間站還預留了新艙段接口,可以用於拓展艙位以及支持外掛大型實驗艙。天宮空間站不僅擁有國際空間站的艙外暴露實驗平臺、航天員出艙行走氣閘艙等設施,還在覈心艙中裝備了霍爾電推進系統。同時在實驗機櫃數量上,天宮空間站也有23個之多。

美國這次全盤皆輸,18國紛紛向中國倒戈!

中國天宮空間站的供電功率和造價更是達到航天史新高

而且天宮空間站在能源供給是通過衍架式架構的柔性太陽能電池翼,同時配以砷化鎵電池技術的中國空間站供電功率超過國際空間站,可以達到100千瓦的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天宮空間站將原本裝備在2號實驗艙的巡天光學艙——匹配天宮空間站的空間望遠鏡分離出來,讓其可以獨立運行,而巡天光學艙需要維修時也可以通過在軌維修的方式解決,花費超百億以上的巡天光學艙更是趕上一艘遼寧號航母的造價,整個天宮空間站的造價也預計在400億以上。目前天宮空間站也擁有自身的天舟貨運飛船,要知道這天舟飛船在貨物上行能力目前可是排名全球第一。

美國這次全盤皆輸,18國紛紛向中國倒戈!

上世紀80年代中國就已經開始爲太空空間站做準備了,只是那時候中國經濟實力還無法支撐如此鉅額的太空工程。但是現在中國無論是在經濟水平上還是國際影響力上都有了很大提升。此前在以美國、俄羅斯爲首的16個國家地區合力打造國際空間站時,美國聯手其他國家對中國採取技術排擠。在2011年的時候甚至指定且公佈了相關的條約,以此來防止中國加入國際空間站。不過最終中國的共同發展理念和行爲得到了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的認可,並且與中國簽訂了空間站的相關協議。

美國這次全盤皆輸,18國紛紛向中國倒戈!

早在3年前中國圍繞天宮空間站建成後的相關工作準備就已經展開。就在去年中國與聯合國外空司舉行了中國空間站國際合作機會公告發布儀式。同年珠海航展時,“天和”號核心艙以一比一工藝驗證艙身份正式亮相。其實中國天宮空間站一旦成功,不但對於中國航空發展將具備劃時代的意義,對於全球航天發展也是非常有益的。畢竟國際空間站在上世紀90年代正式開始運行之後即將退役,而國際航天未完成的科研項目也可以轉移到天宮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是由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共同參與建設,當時我國想要參與,但美國認爲太空空間站技術有軍事用途,所以反對我國加入,其空間站數據也不對我們開放。剛剛過去的12月27日,我國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實踐二十號衛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發射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長征五號的圓滿成功意味着我國空間站建設將加速,目前空間站核心艙已完成總裝,進入整艙測試階段,到2024年國際空間站退役時,我國將成爲全球唯一擁有空間站國家。

美國這次全盤皆輸,18國紛紛向中國倒戈!

根據國家航天局最新發布信息,我國空間站的核心艙計劃由長征五B運載火箭在2020年下半年發射。我國大型空間站核心艙段命名爲天和一號,是空間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天和一號長18.1米,直徑4.2米,發射質量22噸,和國際空間站的核心艙曙光號相比長5米、重3噸,並且搭載更先進的管理系統,可見我國空間站起點並不低,這也是爲什麼那麼多國家申請加入。(戰略先鋒)


美國這次全盤皆輸,18國紛紛向中國倒戈!

從中國從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的成功發射,到"神舟"系列載人飛船的成功升空,再到"嫦娥工程"的順利進行,這些都表明中國航天實力已經得到了歷史性的飛躍。隨着以美國爲首的國際空間站即將墜毀,相比之下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天和號"已經完成了初樣轉正樣的評審,在2020年長征5B運載火箭也會發射,而且預計2022年領先整整一代的中國空間站將正式投入運營,此後太空上的國際空間站僅有中國一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