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吟竹麻山凤凰恋景观

  云雾缭绕

  

   石坳口上的想象

  苗家长桌宴 张 进 摄

  

   竹麻山的米酒和山歌

  苗族芦笙舞

  龙吟跳坡节 张仕琨 摄

  日程短暂,调研组还要赶往另外两个苗寨调研,要向盛情的苗家人辞行了,但姑娘们无论如何要坚持送到寨口,此时山歌又在身后响起:

  女:送哥送到九里坡

  再送九里不嫌多

  扯把毛草坡上坐

  难分难舍难相割

  男:唱首山歌妹听真

  请妹安心转回村

  哥也回家办件事

  就是请媒来提亲

  ……

  告别竹麻山,回望那渐行渐远的苗寨,热情、淳朴的苗家人还伫立在寨门前。霎时,忽然有种心醉神驰的幸福不断向心间涌来,整个身心仿佛都沉醉在苗乡的人情风物中,沉醉在苗乡甜美的生活里。竹麻山,再见了!苗胞们,再见了!假以时日,您肯定又是另一番景象。

  客人您慢些走

  

   大花苗多声部合唱和古歌

  走出竹麻山,走进享有“苗族合唱之乡”的新寨和箐门口两个苗寨,是我们这次文化调研的既定安排。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大花苗同胞,自觉地让合唱文化和“啊唔咿古歌”在生活细流间静静流淌,他们一次次从民间走向舞台,又一次次成为普安打造艺术精品对接市场的一个重要文化资本和载体。

  来到新寨寨口,多才多艺的苗胞身着盛装站在道路的两旁,她们用《姹娜、姹娜》《敬酒歌》迎接客人的到来。

  《姹娜、姹娜》的大意为:

  欢迎欢迎欢迎啊

  欢迎兄弟姐妹们

  来到了苗寨

  我们一起歌唱

  我们一起同在……

  《敬酒歌》的大意为:

  就像花开在春天

  喜迎蝴蝶双双来

  佳节喜庆客来到

  好酒招待贵宾客

  ……

  歌声悠扬,旋律优美。大花苗的这份情意,令调研组特别感动,都说要将之珍藏在心底。

  大花苗以身披大花背牌披肩而得名,绣在披肩上的云纹、水纹、棱形纹是北方故土的天地和一丘丘肥沃的田土;女裙上的红、黑两色花纹象征天地;中部的三道黄、蓝、绿色则代表黄河、长江和北方平原;褶裙上的彩色线条是河流、山路;背牌上的回形或方形纹是曾经拥有的城市;花带上的马字纹和水波纹,是祖先迁徙时万马奔腾过江河的雄伟气势。大花苗的披肩和黔东南的苗绣衣服一样,是他们“绣在身上的史诗”,记载着祖先五千年的漫漫迁徙长路。

  龙吟大花苗分别居住在依山而居的三个自然村寨——新寨、箐门口和黄猫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他们的祖辈从威宁、水城、六枝等地迁徙而来,多年来,始终保持古朴本真民风,坚守和谐诚信理念,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在战天斗地的艰苦劳作之余,他们用歌声感谢造物、用歌声愉悦身心、用歌声表达爱情、用歌声驱赶苦难,将苗家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礼仪统统唱入歌,存于心,动以情,传于世。

  看谁更俏

  (文/黔西南日报特约记者 赵 兴 图/除署名外均由赵 兴 摄)

  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江江 彤彤 姝姝

  本期审稿:然然

  值班总编:邓伯祥

  

  黔西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微博:@中国黔西南

  邮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