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月16日電(任思雨)蔡志忠最常說起的一句話是,“當你把一件事一次做到極致,一生磨一劍,就沒有不成功的。”

有人說,他是最懂莊子的漫畫家,《莊子說》《老子說》《漫畫少林寺》等100多部作品在49個國家和地區出版,銷量達4500萬冊;同時,他還是電影《老夫子》《烏龍院》的導演,第一部動畫電影就刷新臺灣賣座紀錄。

                        

蔡志忠。來源:受訪者供圖

如今,年過70的他依然筆耕不輟,積極爲國漫貢獻力量,不僅製作皮影動畫《孔子說》,還將武聖關公搬上了大銀幕。他成爲漫畫大師的祕密是什麼?對於國漫的未來,他怎麼看?

漫畫大師的極致人生

紅色長髮、白色襯衫和卡其褲,這是蔡志忠36歲起就沒有變過的打扮,他說,一定要在人羣中成爲最耀眼的那一個。

凡事都要拿第一名的蔡志忠,有着相當傳奇的人生經歷:4歲時,父親送他一塊寫字的小黑板,他由此發現自己愛畫畫的天賦;9歲時,他便決定要以畫漫畫爲一生的職業。

初中二年級,他畫了四頁漫畫寄給集英出版社,出版社不知道他幾歲,告訴他畫得很好,邀請他去工作,15歲的蔡志忠就此告別彰化的村莊,獨自去臺北做一名職業漫畫家。坐在火車最後一節,看着一直向後退的鐵軌與漸遠的故鄉,他心想,就這樣永遠不回來了。

但成爲大師,僅靠天賦還遠遠不夠,彼時的臺北,漫畫行業競爭非常激烈,一個職業漫畫家每個月必須畫夠456張、也就是3本書才能過得不錯,於是,蔡志忠每天要畫超過15張的漫畫,到20歲時,他已經出版了上百本武俠漫畫。

他始終堅持一個信念:如果畫出來比期待得快,就會更快;比期待得好,就會更好。“無論畫什麼畫,我都要求我下一張要畫得更快,要畫得更好。”

退伍後,23歲的蔡志忠開始自學動畫、拍攝廣告片,後來又轉戰動畫行業,第一部電影《七彩卡通老夫子》就打破了臺灣的票房紀錄,短短几年間,他們先後拍出《烏龍院》《老夫子》等四部動畫電影。

                        

電影《七彩卡通老夫子》評分截圖。

而作爲漫畫家,他還創作出《莊子說》《老子說》《列子說》以諸子百家系列爲題材的漫畫作品,上世紀九十年代,三聯書店出版了近40種漫畫集,“蔡志忠熱”一度改變了三聯書店的經濟狀況。

“我很愛畫畫,很會畫畫,只要餓不死,就要畫一輩子。”在這種熱愛的支撐下,蔡志忠把很多事情都做到了極致:他曾坐在椅子上58個鐘頭做一個電視片頭;42天沒有打開門做一件事;花4年到日本畫了40本諸子百家和四格漫畫;花10年零40天潛心研究數學、物理。

                           

蔡志忠。來源:受訪者供圖

漫畫之外,蔡志忠還是有着125個冠亞軍獎盃的橋牌高手。採訪間,隨便說出一個年月日,他就能給出當天是周幾的答案。他總結說,“只要跟智慧有關的事物就會對我有強大的吸引力”。

“我常說一個人找到自己最拿手最喜歡的事,把它做到極致,沒有不成功的,無論你做水煎包、做漫畫家、做工程師,最喜歡纔會最拿手”,直到現在,他依然可以做到每天伏案十幾個小時工作,但絲毫不會覺得累。

爲何鍾情於傳統文化?

很多讀者認識蔡志忠,是從他的諸子百家系列漫畫開始的,他筆下的老子、莊子、佛學、禪宗充滿妙趣、簡單明瞭的哲學故事常常讓人會心一笑。

諸子百家系列的開始,源於蔡志忠一次“說走就走”的任性。從小深知賺錢的不易的他一直努力存錢,36歲那年,身兼動畫導演和漫畫家的蔡志忠有了220萬人民幣的銀行存款,還有三套最好的房子。他覺得這一輩子人生賺錢的事夠了,轉而開始追求自己的夢想。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不是來賺人民幣的,而是來完成自己的夢想。”他結束了經營7年的動畫公司,隻身前往日本,立志要成爲最偉大的漫畫家。可在漫畫師林立之地,一個不瞭解當地文化的外來者想要出頭談何容易?

蔡志忠試着把問題倒過來:那什麼作品日本出版社會搶着要?他想,儘管自己日文不好,但中文特別好,編故事能力不夠好,但是編中國哲學故事,日本沒有一個漫畫家比自己厲害吧?

                               

蔡志忠漫畫《莊子說:自然的簫聲》。

1987年,蔡志忠出版了漫畫諸子百家系列的第一本《莊子說:自然的簫聲》,一經出版便被列入暢銷書排行榜。作家三毛看完書後感慨說,蔡志忠的智慧,使視古人如畏途的這一代中國人,找到了他們精神的享受和心靈的淨化。

“我之前畫過孔子、莊子、老子、孟子,後來要拍動畫片,我就選擇了另外一個人——武聖關公。”如今,他和團隊歷時五年,打造出一部“英雄夢”的動畫電影《武聖關公》。

這也是首部以關公爲主角的動畫,講述關羽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到單刀赴會、水淹七軍等經典歷史段落,還將民間傳說中戰蚩尤解救蒼生等神話以巧妙的方式呈現,展現了關羽的傳奇英雄一生。

                          

動畫電影《武聖關公》。

而讓觀衆們印象深刻的“紅臉關公”設計,也是來源於中國古典的皮影戲和傳統戲曲,蔡志忠對古典書籍、名人典故皆頗有研究,談起傳統文化,他常常能滔滔不絕,除了關公,還有26部皮影動畫《孔子傳》也正在製作當中。

“身爲中國人,我身上留的是中華血液、是龍的傳人。我們回顧歷史,中國幾千年來的所傳承下來的文化裏面有非常多的很好的內容。”《武聖關公》展現了一個在亂世中始終身懷理想主義的關公形象,蔡志忠也希望,大家能從中學習關公忠孝節義的精神。”

國漫崛起了嗎?

近年來,從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到《哪吒只魔童降世》的爆紅,無數觀衆看到了“國漫崛起”的希望,這個話題也成爲大家對中國動畫電影的反覆追問:國漫在未來,還有哪些機遇?

                        


蔡志忠漫畫。

作爲漫畫家和動畫導演,蔡志忠對此很有信心:“我們要做出合乎觀衆期待的作品,沒有觀衆跟我們結仇,故意不看國產動畫而要去看其他的作品。”所以,作爲從業者一定要推出高水平的作品。

他認爲,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推出的《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就做到了動畫的極致,中國曾在動畫產業處於巔峯地位,有着先於世界的技術和動畫類型,所以在未來也一定會做到。

蔡志忠還用許多經典的電影舉例,卓別林演過十幾部電影直到今天還是經典,他飾演的永遠是小人物,被人家欺壓再開始奮起,最後反敗爲勝,這一類型的內容永遠暢銷。“大家不要去編一些自以爲是的故事,內容永遠是王道。”

從哪吒、孫悟空、到關羽,通過國產動畫的全新演繹,越來越多的中國古典人物被挖掘出新的內涵,也受到很多觀衆的喜愛。在蔡志忠看來,中國的傳統文化就像是大寶藏,有着取之不盡的素材,像大力水手、兔寶寶、hello kitty是一個IP,米老鼠是兩個IP,而中國的很多傳統文化作品都超過一個百個IP。

“《水滸傳》有赫赫有名的108將,《三國志》是超過100個,《紅樓夢》也超過50個,例如非常有名的12金釵、賈寶玉……所以打造自己的IP,要自信一點。”

相關文章